《挑山工》作者冯骥才泰安寻访最后的挑山工

2013年11月22日 12:17作者:张振男来源:泰山晚报

“登山的时候,他们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垂着,伴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保持身体平衡。”您还记得小学语文课本中《挑山工》一文吗?21日下午,《挑山工》的作者冯骥才先生第5次来到泰安,寻找他记忆中的挑山工,回味那让他无法忘怀的挑山工情怀。

  

  冯骥才(左)紧紧地握住老挑山工宋庆明的手。 通讯员李祥磊摄

  本报讯(记者张振男)“登山的时候,他们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垂着,伴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保持身体平衡。”您还记得小学语文课本中《挑山工》一文吗?21日下午,《挑山工》的作者冯骥才先生第5次来到泰安,寻找他记忆中的挑山工,回味那让他无法忘怀的挑山工情怀。

  《挑山工》入选小学教材30年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关于我国名胜古迹的文章,,但对于泰安人来说,一篇名为《挑山工》的散文,想必让当时还在读四年级的你激动了一把,因为这是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里的一篇关于咱们身边人——泰山挑山工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读到了熟悉的泰山回马岭、五松亭,知道了挑山工“路线是折尺形的”,学会了用“黑黝黝”形容肌肉的颜色。这篇创作于1981年的散文,自1983年入选小学语文课本之后,到2013年整整30年时间里,已经有3亿多名小学生阅读过这篇文章,而它的读者数量,要远远超过3亿。

  “这是我第5次来泰安,是专门来拜访挑山工的,几十年过去了我依然惦记着他们,因为有一种挑山工情怀。”21日下午,在泰山脚下,《挑山工》的作者,我国著名画家、作家冯骥才先生动情地道。30年对于《挑山工》来说是一种纪念,而对于冯骥才来说,是一种非物质的回望与升华,泰山挑山工精神,伴随他从39岁走到了71岁。

  “挑山工”是泰山文化符号

  作为画家,冯骥才游历全国各地,在以山而著称的地方,依靠一副扁担把物资运送到山顶的“挑夫”并非只存在于泰山。“华山上也有挑夫,他们也是用扁担给游客担东西,但在华山这群人被称为‘挑夫’,而在泰山上,他们被称为‘挑山工’。”冯骥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称,“能把山挑起来的人,会是什么样的人呢?‘挑山工’这种特殊的称呼,让泰山上的挑夫更显与众不同,他的精神内涵,一下就显示出来了。”

  从1981年首次登泰山到昨天,冯骥才已先后5次来泰登山。“泰山是国山,它有着特殊的地位,有着其他山脉无法比拟的文化财富,泰山有着深厚的人文内涵,有着丰富的封禅文化,也有碧霞元君的民间信仰,‘挑山工’是泰山文化的一部分。”冯骥才表示,“每次泰山,虽各有新感触,但有一种感觉不变,那就是一见到泰山我就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那种感觉就像‘五岳独尊’的‘尊’字,对于‘挑山工’亦是如此,他是泰山的一个文化符号。”

  “我们应该记住挑山工”

  “我和泰山有缘。”冯骥才曾这样说过。冯骥才的外祖父是山东济宁人,在清末曾任武官,常与好友康有为同游泰山,从祖辈口中,冯骥才听到很多关于泰山的故事,长大后便数次登泰山,青年时代感悟的“挑山工精神”,给了他一生的激励。

  “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这是《挑山工》一文的开篇句。这篇散文每年为泰安引来成千上万的游客,然而如今再登山,挑山工已不再是“随处可见”。“有了索道之后,可以分担挑山工一部分工作,但这些现代化机械是怎么建成的?是靠挑山工一挑一挑把各种建筑材料运上山的,是挑山工用他们的脊背、力量和汗水建成的。”冯骥才的“挑山工情怀”依然饱满而激烈,“脊背承担着一个人的付出,一个民族更要挺起民族的脊梁,这种精神是相同的。”平时,人们看到的多是挑山工的背影,而正是这些坚实的背影,一步一挑地默默地为泰山付出,冯骥才说:“我们应该记住挑山工,为他们留下更多文字、图片、影像资料。”

  也许有一天,挑山工的工作会全部由更高级的机械来代劳;也许有一天,挑山工的背影会消失在泰山曲折而悠长的盘道上。然而对于泰山、对于泰安来说,“挑山工精神”会一代代传承下去,因为我们都是泰山的孩子。

  将著《泰山挑山工口述史》

  由于挑山工人数的减少,“为挑山工申遗”曾一度被热炒。对于自己惦念多年的挑山工,冯骥才在见到他们后感慨颇多,他说他会寻访更多的泰山挑山工,并为他们著一部《泰山挑山工口述史》。

  1981年冯骥才登泰山时遇到了一位与他年龄相仿的挑山工,“那位挑山工穿红背心,被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以这位挑山工为原型,冯骥才创作了著名画作《挑山工》,此次来泰,冯骥才很想找到他曾经遇见过的这位挑山工。当时那位挑山工大约四十几岁,现今泰山上最年轻的挑山工也已经四十多岁了,挑山工在变少,泰山这一文化符号应该如何去传承,一度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给非遗一个文化答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冯骥才这样表述他对泰山挑山工申遗的看法。

  冯骥才表示,从国外先进的做法来看,西方国家对于文化的保护主要通过两方面:一方面是政府支持,另一方面是社会人参与。“国外的一些做法是政府为文化花钱,同时引导社会上有财力的人良性地使用财富,让钱花得更有意义。”冯骥才称。虽然现代化机械的不断出现使得挑山工的数量减少,但挑山工精神是最重要的,人们应该更加注重精神的传承。

  此次来泰,冯骥才一个非常中的目的就是对泰山挑山工进行再创作。“这次我见到了两位年龄大一些的挑山工,他们六七十岁了,跟我差不多大,我还要见几位四十几岁的挑山工,他们应该是最后一代挑山工了,我会跟他们聊聊生活、历史、经历、情感等。”冯骥才说,“这次是为新作品《泰山挑山工口述史》搜集素材。”之前围绕泰山,冯骥才无论是在文学上还是书画上都有不少创作,回去后,他也想把它们集结成集,加上正在创作的作品,组成《泰山纪事》。

  

    了解挑山工生活细节 冯骥才赋诗《颂泰山》赠予泰安

  21日下午,冯骥才与两位泰山挑山工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座谈。座谈期间冯骥才谢绝了媒体采访,进行了只属于他和挑山工的谈话。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聂艳艳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