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圈一带优势互补泰安区域发展赢先机
为此,泰安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等六方面作出部署。为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我市还将深化金融体制、财税体制、所有制结构、行政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和农业农村改革。
乘势借力好行船。市委、市政府提出,在新一轮区域发展中,既要积极推进与“圈内”其他市优势互补、一体联动,实现借力发展,更要抓住机遇,切实增强泰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区域发展中占据主动、赢得先机。为此,我市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等六方面作出部署。
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43:52,这是我市的发展目标之一。在农业方面,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为重点,推进农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培植粮食、蔬菜等14个产业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建设。在工业方面,依托泰开电气、泰山玻纤等骨干企业,吸引相关企业和资金、技术、人才、品牌、资源向我市转移和聚集,大力推进实施企业培育“双百工程”,培强做大汽车、输变电设备、无机非金属新材料、装备制造四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煤炭、化工、食品和纺织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的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生物育种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旅游文化产业方面,搞好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大汶河休闲旅游度假区等的开发建设,大力发展具有泰安特色的乡村旅游,与周边城市加快推进无障碍旅游区建设,加强与济南南部和莱芜雪野湖片区的合作,共同建设省会南部旅游文化协作区。在现代服务业方面,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5%左右这是我市的发展目标之一。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和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强化泰城中心城市地位,不断扩大中心城市容量,全面构建泰城中心城区发展框架;加快培植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县域经济产业体系,力争在综合实力、跨越发展、“两个同步”等方面实现在全省位次前移;重点建设一批特色名镇,打造独具魅力的美丽乡村。
到2020年,开放型经济主要指标进入全省中游水平,这是我市的发展目标之一。我市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实行出口和进口并重、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举、引资与引技引智并行,高度重视经济开发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开放高地的建设,精心规划国际化特色产业招商园区和项目,积极帮助企业获取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资质,引导优势企业安全稳妥到境外投资办厂,加快外派劳务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支持企业获取对外贸易经营权。为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我市还将深化金融体制、财税体制、所有制结构、行政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和农业农村改革。
针对人才队伍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我市将开辟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培训、交流、咨询、法律等配套服务,制定出台扶持创新、保障创新、保护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大政府对社会公益性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攻关的投入,实行支持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加快形成以低碳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规划建设一批新能源建设工程,有效解决城市建成区污水直排问题,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财政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高质量、高标准普及15年基础教育,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打造民生幸福的区域发展高地。
原标题:在区域发展中赢得先机
责任编辑:聂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