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首页焦点图>泰安

泰安:27岁妈妈欲与女儿同“肝”共苦

2013年04月20日 17:31作者:张隆德 巢晶来源:中华泰山网

5个月大的女婴梓涵,在两个月时被查出患有胆道闭锁,目前胆囊已被切除。为了延续生命,梓涵需要进行肝脏移植手术,经过配型,梓涵幸运地与母亲耿静初配成功,但20万元的手术费让梓涵妈妈耿静和她开公交车的丈夫李军伟一筹莫展。

5个月大女婴患胆道闭锁,切除胆囊后感染致腹部鼓包

 

年轻妈妈欲与女儿同“肝”共苦

“梓涵胆囊切除后,消化特别快,喝完奶一会就饿,”提起孩子的病,梓涵奶奶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中华泰山网讯(记者 张隆德 巢晶 

女婴出生后能吃能睡,但黄疸一直不退 

    来到梓涵家时,她正在奶奶怀里不停地哭闹。梓涵面色焦黄,两只眼睛周围有部分黄绿色,然而让人觉得更为吃惊的是梓涵涨起的肚子,她的小肚皮上鼓起了一个成人拳头大小的包,上面还有刀口。据了解,梓涵现在5个半月大了,从住院到现在每天要服用七八种药,一天三次,即便是这样,可黄疸还是没有退,体重长得很慢,肚子也慢慢大起来。 

      梓涵的母亲耿静今年27岁,“20121020,梓涵在1020分出生,那时我第一次体会到了临产前的剧痛,在辛苦与疼痛的同时,更多的是喜悦。”耿静说。梓涵出生后,家人发现她的小脸儿总是黄黄的,眼白的地方有些黄绿色,跟其他孩子不一样。第一次做妈妈的耿静没有经验,因为孩子吃喝睡都很好,她也不觉得有什么异常,家人也认为是黄疸退得慢,可能过段时间就会好。

2月大时确诊为胆道闭锁,目前已摘除胆囊

    两个月后,梓涵的黄疸还是一直不退,耿静只好带着孩子到泰安当地医院进行检查,经过检查,医院建议梓涵立刻住院。住院期间,梓涵每天要打针吃药、抽血化验、照蓝光,所有能退黄疸的办法医生都用上了,可效果并不明显,为了尽快让梓涵康复起来,医生建议他们到济南去看看。

      今年1月份,家人带着梓涵去了济南。“我们在齐鲁儿童医院做了胆囊摘除手术。”李军伟告诉记者,“没想到梓涵在术后第9天刀口感染,肚子上裂开3道口子,又红又硬,每次换药我都不忍心看。”在济南,梓涵被确诊为胆道闭锁,要想活下去,需要做肝脏移植手术。一提起孙女,奶奶忍不住落下眼泪,“孩子胆囊切了后消化特别快,吃的很多,一桶奶粉最多能吃一个星期,她才5个多月,为什么老天这样折磨她!”

母女肝脏初配成功,家人欲卖房凑手术费

    梓涵来说,肝脏移植是生存的惟一希望,49,李军伟带着妻子和孩子去天津做了肝脏配型。417,一家人接到好消息,梓涵与妈妈初步配型成功,如果血型检查合适的话,耿静可以把自己的一部分肝脏捐给女儿。“如果确定配型成功了,医生说要把我250的肝脏移植给梓涵,大概是成年人肝脏的四分之一大。”耿静说,“肝脏的再生能力很强,手术后我大概需要一周就能恢复,对身体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然而,现在面前最大的难题就是手术费。“我父亲身体一直不好,母亲又没有收入,手术治疗费大概得20多万元,我们真是拿不出来,前期50多天的住院治疗差不多把我们的积蓄都花光了。”关于家里的经济情况,李军伟不知道已经清算了多少遍。“我和梓涵爸商量要不把房子卖了吧,可父母不同意,房子首付是他们一辈子的积蓄,孩子已经这样了,再把房子卖了我们住哪,以后怎么生活,我和梓涵爸现在也是左右为难,真的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此时的耿静想不出一点有效的筹款方法。

“无论如何,我们家人都要救女儿”

    伟是我市39路公交车一名普通驾驶员,平时一家三口跟梓涵的奶奶住在一起,原本全家都要靠他每个月2000多元的收入度日,本来生活就紧巴巴的,因为孩子得病变得更加负担不起。孩子得病后,耿静也在一家商场找了份儿工作。李军伟告诉记者:“无论如何,我们家人都要救女儿!”

     “公司领导知道孩子的情况后,问我需不需要休息,专心陪孩子看病,我说不需要。”李军伟告诉记者。李军伟的工作要求驾驶员精神高度集中,一旦开小差,可能就会造成事故。“领导也是好心,担心我分神,可能怕我开车的时候又惦记孩子。”李军伟说,“刚开始的时候也会有点走神,但是一想我还拉着一车人呢,就赶紧拉回神儿来。”李军伟说他不敢走神,为了女儿,他也一定要把工作做好,因为女儿还指着他赚钱看病。

     相关新闻

胆囊切除手术时

82天女婴开腹20公分 

    泰山网讯(记者 巢晶 张隆德一说起女儿的情况,耿静心如刀绞,尤其是接受胆囊切除手术时梓涵所经受的痛苦,让耿静一生难忘。 

      据了解,梓涵在齐鲁儿童医院住院期间,开始了新一轮的治疗,空腹抽血化验、打针吃药灌肠甚至做了核磁共振。“核磁共振需要孩子深度睡眠,这么小的孩子哪能这么听话,前三次都没做成,终于在第四次我们硬是不让孩子多睡,饿了孩子三四个小时,睡了接着叫醒,就这样坚持到检查时间时才顺利做完核磁共振。”耿静告诉记者。

        “每当看见女儿的头上、手上、脚上都被针扎了个遍,嗓子哭哑了,我就心如刀割,恨不得自己替孩子受罪。”耿静说。据了解,在济南治疗期间,梓涵的黄疸指数不降反增。

        110,梓涵接受了葛西手术。记者查询相关资料获悉,梓涵患上的胆道闭锁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患病几率为万分之一。目前病因不明,多怀疑与婴儿在母体内发生的病毒感染有关,而且女婴的发病几率是男婴的2倍。早在1957年,日本东北大学的葛西森夫教授完成世界首例先天性胆道闭锁手术,病人活了28年,此后,这种手术逐渐被接受并成为标准的治疗方法。从医学技术上来说,葛西手术并没有达到胆道闭锁除根的效果,大部分患儿仍然会发生持续性肝纤维化,只有进行肝移植才能完全治愈。

        据了解,手术前的6个小时内,梓涵一直处于空腹状态,饿了渴了,耿静都不敢喂她,担心影响手术效果。整个手术大概进行了4个多小时,在手术室外,耿静和李军伟不停地掉眼泪。“当时梓涵才82天,整个肚子要开腹20多公分,想想都受不了,恨自己,为什么让我和孩子见了面,却又不给我希望!”耿静欲哭无泪。

        让人始料不及的是,梓涵临出院时又染上支气管肺炎。“咳嗽、发烧、哭闹,我真是受不了了,曾想过抱着孩子从13楼跳下去,可想想孩子用手抓你的时候,对你笑的时候,咿呀咿呀想跟你说话的时候,我又再次鼓足勇气对梓涵说,我们一定会挺过去的,一定会的!”耿静说。

5个月大的女婴梓涵,在两个月时被查出患有胆道闭锁,目前胆囊已被切除。为了延续生命,梓涵需要进行肝脏移植手术,经过配型,梓涵幸运地与母亲耿静初配成功,但20万元的手术费让梓涵妈妈耿静和她开公交车的丈夫李军伟一筹莫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蕾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