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法名家刘胜民先生
刘胜民先生作品

刘胜民先生作品
大众网泰安7月4日讯(记者 程妍妍)近日,刚刚荣获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最高奖和首届“西狭颂”全国书法大展最高奖的刘胜民先生,应邀来到历史文化名城泰安进行交流。
记者在泰安宝龙福朋酒店见到刘胜民,与其他书法家不同,70后的刘胜民有着英俊潇洒的气质 、温文尔雅的谈吐,记者有幸在现场见刘胜民创作小楷,取法钟王,含蓄蕴藉,不激不厉,给人一种娴雅淡泊的含蓄之美。
70后“书坛精英” 专业学书历程奠定扎实功底
刘胜民,山东阳谷人,水木居主人。1998年毕业于聊城大学(原聊城师范学院)第一届书法专业, 2011年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艺术硕士(MFA)毕业,200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张荣庆书法艺术工作室首届访问学者,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聊城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
谈及他的故事,刘胜民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要探得书法三味,除了具备你在科班所学的实践理论知识外,还需有一种不断探索的精神。”十几年前,刘胜民考入聊城大学书法系,开始了自己的漫长的专业学书历程。科班出身的他与古为徒,“博采众长”,自寻其乐,无论大、小篆、汉隶、二王、魏碑,还是孙过庭、苏、黄、米、蔡等皆为其所取。他修“技”而不忘其“道”。观其书,篆隶楷行草,诸体皆备,其笔力雄健,笔法多变,字法巧妙,章法和谐,儒雅俊逸之韵跃然纸上,如沐春风。知其人,严谨沉稳、宽容大度、谦虚执着、不事张扬。
刘胜民先生作品先后入展全国第一届硬笔书法展览、全国第三届楹联书法大展、首届中国小作品大赛、全国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书法大展隶书展、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五届中国书坛新人展、第五届全国行草书大展等,并荣获全国第二届隶书展提名奖、首届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一等奖、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最高奖、首届“西狭颂”全国书法大展最高奖、山东省第五届书法篆刻展优秀奖、山东省第六届书法篆刻展最高奖、第七届山东省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一等奖、第四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等,入选2009年《书法》杂志全国百强榜。刘胜民先生的书法作品及论文发表于《凤凰网》、《人民网》、《中国日报》、《齐鲁晚报》、《书法导报》、《书法报》、《书法世界》等报刊网站,作品被多家博物馆、艺术馆及外国友人收藏,出版有《刘胜民书法作品集》。
舞动线条的智者 书法自成一格
首都师范大学书法院博士贺炜炜老师这样评价刘胜民:当下,书法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走两个极端,要不就是颠覆传统,完全抛弃传统;要不就是死守传统,寸步不离传统。作为一个有智慧的学书者,必定是一个既坚持走传统道路、视古典为楷范,又是一个有思想的、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既关注书法本体,又思考本体之外,既强调“技”,又修行“道”的人。刘胜民就是这样一位青年书法家。
“不随世俗任孤行,自喜年来笔墨真。写到灵魂最深处,不知有我更无人。”这是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论书绝句。作为一名书法家,刘胜民对书法创作和人生有着自己的特殊感悟与追求,“当今社会,在一片‘浮躁气’、‘烦嚣症’盛行的情况下,唯有艺术能给自己保留一片心灵的净土。一个书法家只有把握到传统、时代、个人三者的结合点,才能确立自身的创作位置。”“书法创作,唯有反复临学经典,在继承上下实功夫,并融进自己的创新精神,艺术个性,才是正道。”他在创作中注重对古帖意蕴的发掘和表现,注重心境的溶入和自然流露。
在首都师范大学博士李逸峰老师给刘胜民的评价一文中这样写道:胜民是一位舞动线条的智者。其书得晋人笔法,饶多古朴情趣;有时代风神,而无江湖习气。
对于不同的书体创作,刘胜民有着自己的创作体会。“隶书应是古朴高迈,雄厚大气,用笔自然而不拘一格,笔笔沉着,寓自由于规范,藏精微于磅礴,颠而不怪,狂而不张。
刘胜民书写主要以行草和隶书为主,而行草是其最擅长的,追求苍古沉雄、雍容大度而潇洒雅逸、清新自然的书法风格。其行草以二王为宗,既有二王之骨力,颜鲁公之雄厚,兼之颠张醉素的狂放,率真而潇洒……章法上,紧凑的点画与大段的空白强烈对比,粗重的笔画与轻柔的线条交互出现,流利的笔势与涩滞的笔触相生相济,风樯阵马的动态与沉稳雍容的静意相融相合,显现出极深的文化意蕴。
刘胜民先生在创作中给书法以思想内涵,以思想入书,让书法具有强烈的思想性,他用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情感表达方式,通过纯熟的艺术技巧和技法,给书法作品注入了更多的艺术语言、艺术符号、艺术形式,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味道”。刘胜民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按照“笔墨当随时代”的要求去感悟,去体验,在不断领悟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