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数字出版:4G不仅看上去很美

2013年04月24日 00:02作者: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从今年1月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移动提出的2013年4G网络覆盖将超过100个城市,4G终端采购将超过100万部的“双百”计划,到前段时间两会关于4G牌照发放时间与网络制式选择的热议,加上中国移动TD-LTE网络已经在我国上海、杭州、温州等地开展商用,4G的脚步声已经日益走近用户的日常生活。对于用户而言,4G技术因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而让大家望眼欲穿;而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又会给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带来什么新的趋势和想象——

  从今年1月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移动提出的2013年4G网络覆盖将超过100个城市,4G终端采购将超过100万部的“双百”计划,到前段时间两会关于4G牌照发放时间与网络制式选择的热议,加上中国移动TD-LTE网络已经在我国上海、杭州、温州等地开展商用,4G的脚步声已经日益走近用户的日常生活。对于用户而言,4G技术因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而让大家望眼欲穿;而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又会给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带来什么新的趋势和想象——

  数据显示,4G系统能以100Mbps的速度传输无线信息,也就是说下载一部2G大小的电影只需不到3分钟的时间,高速的网络可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速度的提升带来的还有数据处理能力的增强。因此,富媒体形式的数字出版将迎来根本性的发展。

  参观完2013年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后,全媒体、全终端、全业务、全网络等几个关键词深深地印在了原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副主任刘成勇的脑海中。他表示,单纯的文字传输并不需要很快的速度,视频、游戏等内容更需要数据传输速度的提高。未来文字、图像、音频、视频整合的内容会成为数字出版的重要展现形式。随着新闻出版与广电业务的整合,更优质的网络技术会使全媒体的优势进一步显现出来。

  同时,依托智能手机的移动阅读也因平台技术的发展呈现传播渠道复合化的趋势。在北京奥博科贝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销售副总裁李飚看来,4G改变的将不仅是“出版”这个中间媒介,更会推动后端的内容生产。移动状态下更快的网络带宽将带来用户体验的升级。未来富媒体、交互、社区和基于位置的服务,将成为数字出版的发展方向。

  4G时代的电子书会变成什么样?李飚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4G使电子书不仅能“读”,而且能“听”,能“看”。以后的网络写手,可能不仅仅要会码字,更要具备“图”和“拍”的能力。

  刘成勇同时预计,4G技术还将催生许多新的服务模式。如远程医疗、广电直播、移动办公等。由于智能手机是4G技术的重要终端之一,移动互联网速度的提升还将使高质量手机视频业务迎来井喷式发展。

  用产品质量说话

  正是因为纯文本形式的电子书对网速要求不高,且电子书的信息承载能力有限,读览天下副总裁屈辰晨认为文本形式在4G时代会渐渐处于劣势地位。“用户过去浏览网页,现在可以观看视频,现在做菜看菜谱,未来随着网络环境的完善,甚至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在厨房收看厨师做菜的现场直播。在这种情况下,文本形式几乎没有优势。”

  纯文本的表现失去了优势,这是否意味着4G时代,越丰富的内容呈现形式就一定会越受欢迎?对此,屈辰晨也给出了否定的意见。内容商在4G网络环境下提供的服务,并不是单纯为多媒体互动而“搭积木”,而是需要在产品经营上进行重新构建。数字内容和产品的未来并不是追求媒介资源的简单累加,产品的质量将取决于产品的精细化程度和产品的综合能力。

  飞象网首席执行官项立刚也认为在数字阅读过程中,自己并不需要太过复杂的体验,而且许多因素如终端耗电量等问题都会影响阅读体验。与过于花里胡哨的呈现方式相比,还是阅读产品本身的质量更为重要。

  屈辰晨同时表示,无论是扎克还是读览天下,随着未来网络带宽的提高,移动阅读客户端需要不断加强在内容制作上的标准,来提升用户黏性。毕竟内容还是数字出版的基础。随着用户对于内容的掌控程度越来越强,选择越来越多,传统出版会受到更加强烈的冲击。未来传统出版的竞争力在于不断创新,毕竟“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产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聂艳艳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