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福瑞:图书馆好坏影响一个地区的精神生态
今天第18个联合国“世界读书日”,由国家图书馆的主办的第八届文津图书奖评选结果亦在今日揭晓,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詹福瑞接受了本网记者的专访。
“4·23世界读书日”之际,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詹福瑞接受本网记者专访。
新华网北京4月23日电(王志艳)今天第18个联合国“世界读书日”,由国家图书馆的主办的第八届文津图书奖评选结果亦在今日揭晓,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詹福瑞接受了本网记者的专访。
文津奖重视读者的推荐意见
“现在的阅读越来越趋向于浅阅读和碎片化,每年出版物很多,图书馆、出版社是离书最近的,对哪些书该读应加以判断再推介。”詹福瑞希望通过文津图书奖能进一步推动读书风气的形成,不但要读书还要读好书,“获奖并不是举办这个活动的本意,推荐好书才是关键。”
这届文津奖遴选的是2011年7月至2012年底出版的适合大众阅读的社科类读物,最终评出10种获奖书目和58种推荐书目,10本获奖的图书又细分为社科类、科普类、少儿类,詹福瑞认为这样的阅读推荐更有针对性。
每年媒体等很多机构也会发起各类图书评选,文津图书奖与之比较,詹福瑞认为有同有异,“我们更重视读者们的推荐意见,因为我们直接面对的是众多的读者,读者推荐是我们评选的基础,这次评选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读者的阅读倾向。”文津图书奖的评选结合读者推荐、出版社自荐,最后由专家评选审定,同时还有49家图书馆、7家媒体参与其中,最大程度上吸纳社会公众的参与。
图书馆不仅提供书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詹福瑞在2011年两会时就给全国人大提出建议,要推动“全民阅读”立法,“通过立法的形式从法理上解决做为一个公民在阅读中承担的责任,但即使立法本身仍是提倡性的,不具有强制作用”。
图书馆在推动全民阅读其中发挥的作用更为重要。图书馆是图书的收藏、流通机构,也是读书的组织单位,是出版社与读者之间的中转站,中转的好坏影响了读者能不能便捷、自由的看到好书。“国图通过各种活动,像文津讲堂、读书沙龙等,已开到第270多期,2009年温总理也来过我们的讲堂。图书馆不只是提供书,而是要主动出击提供一个立体的文化服务”,詹福瑞介绍。
图书馆好坏影响地区精神生态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何为中国梦?詹福瑞认为归根结底中国梦还是人的幸福梦,人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如果想拥有一种幸福的完美的状态,必须有自己丰富的精神食粮,一个健康的精神成长史对一个人一生幸福是至关重要的。读书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一个很重要的途径。而图书馆在其中的作用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举足轻重的,一个图书馆的好坏对一个地区的精神生态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国际图联说在1.5或4平方公里内就应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詹福瑞建议从百姓的需求考虑,建立更多小型的社区化的图书馆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整个精神风气的改善有很大的作用。在国外很多孩子就是在图书馆里长大的,图书馆应该成为一个开放的学校和课堂。
理想化的状态是提供“定制阅读”
刚刚发布的2012年国民阅读报告中的数据表明,数字化阅读、手机移动阅读已成趋势。对此,詹福瑞更关注的移动终端提供的是什么样的阅读内容。“阅读方式变化是人类获取信息方式的进步。但除了短暂的、片断式的内容外能否在移动终端上提供一些经典读物,这样读者获取的不仅是信息而是系统的知识。”手机阅读也已成为国图的一种重要的服务渠道,我们从原本发送借还、讲座信息增加到推送一些经典读句,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未来的理想化状态应该是提供定制阅读,即个性化阅读,读者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这应该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聂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