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 昆明书店打折难有销量

2013年04月23日 21:33作者:何瑾 朱琦来源:新华网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新闻路图书批发市场,偌大的市场里很是冷清,顾客寥寥无几。书店老板李先生说,现在图书行业已经很不景气,出版社为了多销售书,同一本书都会出数十个版本。

  从前,同学或朋友之间,买书都是你买一本我买一本,然后大家互相交换着看,只为能读更多书。今天,还有多少人相互交换书看。书价高、收藏书、免费的图书馆、电子书及归还率不高等都成为个人之间图书不流通的原因。

  逐渐消失的 

  朋友间买书交换着看 

  “实在不好意思,我有几本非常喜欢的书借出去,就再也没有还回来,所以……”小符拒绝了十几年好友小琳的借书请求。爱惜书籍的小琳很理解,自己买了一本。

  “不是钱的问题,只是有一些非常喜爱的书,借出去后就再也没有还回来。”小符说,刚开始她很愿意和朋友分享书籍,但随着有借无还的时常发生,她不太愿意把书借出去了。“起码有20%的书借出去后就再也没有还回来。”

  “以前上学的时候,我们一个宿舍的人想看的书多,就等打折时一起去买,一人买一本,大家换着看。”小李毕业6年了,这6年间他买了不少文学书籍。虽然怀念大学时一个寝室的同学一起去买书,大家换着看的经历。但他现在基本不愿外借自己的书。除了担心借书者不爱惜书籍、大家工作忙书还不回来等原因,小李说现在大家都慢慢养成私自藏书的习惯,很少互借。

  书店打折也难有销量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新闻路图书批发市场,偌大的市场里很是冷清,顾客寥寥无几。书店老板李先生说,现在图书行业已经很不景气,出版社为了多销售书,同一本书都会出数十个版本。记者在其店内,发现单《水浒传》就有十多个版本,从包装普通的基本版到配有彩图和拼音的少儿版,价格从16元到88元不等,还有包装极为精致的墨香收藏版和经典连环画收藏版,其价格也从398元到798元。

  在图书行业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很多畅销书籍的价格却“逆势上扬”。以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为例,2009年6月三联出版社出版的售价为16元,但现在市面上其余版本的价格都在30元以上。经营书店已久的韩师傅说,近几年的图书虽然在标价上有所提高,但各大书店都大打折扣,导致图书标价升实价降的状况。确实,在图书市场里,多家书店门口都挂着3.5折、7折的横幅,但书店的员工说:“即使折扣这么大,买书的人也很少。”

  正在改变的 

  图书馆免费电子书方便 

  “图书馆书籍全、更新快,反正都是借,还不如去图书馆。”近些年来,随着各大图书馆的免费政策,很多市民都选择到图书馆借阅。

  昆明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07年图书馆开始对外免费。拥有昆明市图书馆借阅证的人截至去年底为37762人。图书流通率从原来86.7%,变成去年的221%。

  “现在看书的渠道那么多,实在没必要去找朋友借书。”冯小姐告诉记者,自从买了电子书,她就再也没有买过纸质的传统书籍了,只要花几块钱就能看到好几本新书。只是电子书不易保存。

  虽然个人之间交换图书普遍低迷,但在网络上换书卖书的活动却层出不穷。某网站上的同城活动中,每星期都有图书交换会,很多年轻人拿自己的书和他人交换。李小姐说:“有时候去换书,也是在交朋友。”

  传统书店会逐渐消失 

  韩师傅回忆道,5年前,只要有好书出版,很多书店都要抢着去拿,去晚了就没有货。那时怎么都能保有80%左右的销售量。现在不管多热门的书,店里也不敢拿太多,主要原因是现在销售量不到50%。由于网络图书的出现,纸质图书的销量一年不如一年,很多图书还没到书店,网络上就已经有了。“现在来买书的人,都是些对纸质图书特别喜欢的人,或者逛街随意买的。估计再过两三年书店就开不下去了。”

  记者看到整个图书市场内,教辅书专卖书店占大头,市场一楼20多家书店中近半以上只专卖教辅书。老板说,3年前店里主打文学类书籍,随着购买者的减少,只能转行卖教辅书。“不然很难生存下去。”

  经典“老书”重获新生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很多网络书店中,老书的销量急剧上升,一些具有历史价值或部分已经绝版的图书深受追捧。一本2005年出版的《汉字字体鉴赏辞典》在某网站上的售价为88元。常在某网站购买老书的朱先生说到,购买二手书,更多是为了收藏,有时候买来的二手书损毁已经很严重,甚至很难阅读,但越是这样的书籍却越值得收藏。“好书再烂也值得收藏,现在的图书虽然装订和包装都很好,但内容不值得收藏。”朱先生说,虽然现在阅读方式增多了,但他还是喜欢传统纸质图书。(完)(何瑾 朱琦)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聂艳艳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