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母亲赵雪梅:为救患病孩子 用坚强让生命延续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中国的贫困人口中,有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她们的年收入不足2300块钱,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她们默默地承受着一切困苦和劳累,她们做出的牺牲更多,生活境遇更为艰辛。她们,被称为“贫困母亲”。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中国的贫困人口中,有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她们的年收入不足2300块钱,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她们默默地承受着一切困苦和劳累,她们做出的牺牲更多,生活境遇更为艰辛。她们,被称为“贫困母亲”。
母亲节即将到来,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关注中国贫困母亲,三路记者探访中国贫困母亲真实生活状态,讲述她们的心路故事。今天播出第二篇《河北万全县贫困母亲赵雪梅·用坚强让生命延续》。
一条马路就是万全县城和乡村的分界线,南面是柏油马路商铺林立,北面则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和望不到边的农田。从这里一路向北就是东桥村,村子里几乎没有年轻壮劳力,大多都是老幼,或是像赵雪梅一样的留守妇女。一件宽松的褐色毛衣,一条劳动布裤子,赵雪梅说,这些衣服都是别人给的。
赵雪梅:现在我们一家子都是靠别人给点儿衣服穿,成了救济户了,以前还可以接济父母的。再有志气的人也压不过这病呀。
赵雪梅的大儿子赵子贵,说话有些含混,动作有些迟缓,原本应该上初中的他,一直休学待在家里。
赵子贵:我不上学了,因为他们都嘲笑我,说我有病。自从六年级我就患上了这个病,话有点说不清楚。
2011年,赵雪梅的两个孩子分别被查出肝豆状核变性,会导致体内的铜代谢障碍。大儿子因为发现得较晚,已经转变为肝硬化,治愈的方法只有换肝,而这需要巨额的手术费。
赵雪梅:大概手术费需要四五十万,去哪儿弄这么多钱啊,没办法,孩子学习挺好的,现在不能学习了……
医药费前的无助
去红十字会拿不出诊断书 大病医保上不了起跑线
每当说起孩子的病,空荡荡的屋子里就只剩下沉默和伤感。这间屋子原本是家里开的小卖铺,但孩子生病后就再也经营不下去了。
赵雪梅:四个多月就关了,把冰柜里的冰棍儿什么的都处理了,尽量换了钱,去医院检查。
赵雪梅的丈夫患牛皮癣,常年在外打工,为了给孩子省钱自己放弃了治疗。在2个孩子的医药费这座大山面前,赵雪梅显得十分无助。
赵雪梅:这种诊断书,住了院医院才给你出。去红十字会,人家不是说不帮助你,你得拿出诊断书,因为我们住不起院,我们拿不出来。大病统筹说我们上不了起跑线,必须要花够八万,我们这个病能花够是能花够,但是我们没钱去花……
责任编辑:聂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