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成医疗投诉纠纷重灾区 医师流失严重缺口大
数据显示,我国有执业医师(含助理医师)246.6万人,其中仅有3.9%的是儿科医师,而有占全国总人口近1/5的儿童需要他们的服务。近15年里,全国儿科医生仅增加5000人,比照发达国家标准,我国儿科医师群体至少仍有20万人的缺口。在日益增长的儿科就医需求面前,儿科医疗资源愈发力不从心。
▲7月10日上午,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儿科专家门诊忙,病历也要排长队。 □单青 摄
◆数据显示,我国有执业医师(含助理医师)246.6万人,其中仅有3.9%的是儿科医师,而有占全国总人口近1/5的儿童需要他们的服务。近15年里,全国儿科医生仅增加5000人,比照发达国家标准,我国儿科医师群体至少仍有20万人的缺口。在日益增长的儿科就医需求面前,儿科医疗资源愈发力不从心。
□ 本报记者 单青
本报实习生 于梦羽
“护士一针扎不准,家长又骂又打的现象屡见不鲜”
7月5日下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科病房,一上午看了60多例门诊的主任医师王纪文并没有休息,依然仔细地查看着每一位患儿的病例。连续工作10小时,对他而言是家常便饭。
“因为常有突发状况发生,所以下午也得来坐班。”王纪文对此深有体会:“有些体质较差的患儿,从查出患手足口病到死亡不到12小时,比得SARS死亡还快。”据介绍,儿童患病中急性病和感染性疾病较多,脑炎和心肌炎的早期症状和感冒类似,需要医生具有极强的病情捕捉能力。
“孩子牵动着整个家庭的神经,因此家长对儿科医生的要求更高。”王纪文认为,尤其是不会说话的孩子,无法得知他们的患病感受,治疗难度就更大。“一旦患儿病情恶化,家长就会不理解。护士一针打不上,家长又骂又打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叶冰向记者表示,儿科投诉尤其多,正逐步演变成医疗纠纷“重灾区”。
“各个年龄段的儿科医生都在流失。”不论是“出国热”还是“下海热”,王纪文身边总是不乏转行的人。与其他科室相比,相同的竞争标准、滞后的重视程度,让儿科医生“很受伤”。“干什么都比干儿科好,起码不用看家长脸色。”一位不愿具名的医学生向记者发起了牢骚,不少正在寻找“出路”的年轻医学生对儿科望而却步。
“成人做一次磁共振需要花费1000元以上,但儿科的类似检查少之又少,挂号费才9元,两者的收入差距可想而知。”对王纪文而言,儿科不仅需要爱心和耐心,更得耐得住寂寞。
王纪文表示,儿童常见疾病主要是呼吸道疾病,儿童用药量和品种比成人少很多,儿科医生“高风险低收入”已非常明显。
社区医院冷冷清清,大医院儿科急诊凌晨4:30就有排队的
“最忙的时候一天有上百个病号,有的病人凌晨4:30就早早赶来排队。”但让叶冰无奈的是,许多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根本没必要到综合医院儿科甚至专门的儿童医院来治疗,更不需要住院。
“大医院正规又保险,小医院出了事谁负责?”这是很多家长的心态。“70%到80%的患儿应该由社区医院来承担。”王纪文表示,家长逢病必去大医院,儿童就医数量激增,加剧儿科医师的紧缺,也拉大医疗服务能力的“断层”。
据了解,目前,我国政策限制大型医院盲目扩张,要开拓更多满足就医需求的“新土地”,只能依托于社区医院。美国约有80%的儿科医师在社区看病,只有小部分疑难重症患儿才转诊到儿童医院。然而,记者在济南市西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前来就医的儿童寥寥无几。
“在大医院看病拿药,回社区医院打针。”一位社区医生坦言,目前大部分优质医疗资源只集中在少数医院,优秀的儿科医师往往不愿“下沉”到基层,社区医院全科医生居多,专业的儿科大夫少之又少,导致资源配置的失衡。
“面对一些新的症状,社区医生能力有限,就很难再挽回家长信任。”王纪文说,社区医生需要不断通过自学、参加学术会议或选修课程等进行专业“充电”。同时,实现儿童医院与社区医院的“联合转诊”,儿科医护人员和病床紧张的困境就能得到缓解,还能将更宝贵的医疗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重症患儿。
儿科医师不仅数量“荒”,培养机制也缺失
目前,全国儿童专科医院仅有68家,占全国医疗机构的0.42%。儿科床位25.8万张,占全国医院床位数的6.4%。对此,王纪文认为,“儿科医师荒”的背后,“荒”的不仅仅是数量,还有培养机制长期缺失。
据了解,1998年,教育部对普通高校本科目录进行调整,专业种数由504种减到249种,国内医学院校陆续撤销儿科学专业。时隔13年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新开设儿科学专业,但只是少数,全国的儿科人才培养现状仍不容乐观。
“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时,由于资金有限,儿科的各个科室还要与相应的成人科室竞争。”王纪文说。儿科的病种不比成人少,包括成人没有的儿童发育行为方面的疾病,新生儿光代谢类疾病就有上千种。而在科研方面,国家并没有专门针对儿科的科学 据1994年卫生部相关规定,儿科是三级综合医院必须设置的科室。“如果没能获得重视,即使高校恢复儿科学专业、所有综合医院都开设儿科门诊,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王纪文认为,许多非三级医院床位不够时,首先砍掉的就是儿科病房,这仍是医院“经济利益为上”的老思路。儿科学专业的医学生即使成功毕业,最终还会因“收入低、强度大、风险高”等压力因素而选择离开,这对儿科医生和整个儿科医学而言,是难以挽回的恶性循环。
原标题:“各个年龄段的儿科医生都在流失!”
责任编辑:聂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