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互联网20年:从人人机会平等到"BAT"只手遮天

中新网4月23日电(IT频道 吴涛) 1994年4月20日我国一根64K带宽的国际专线接通到如今,中国互联网已经走过整整20年。在这20年中,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变化还在继续。在中国互联网20年之际,互联网大佬纷纷发表感慨,勾绘中国互联网下一个20年蓝图。
不过中国互联网在20年快速发展实现“弯道超车”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业内人士指出,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中国互联网都应该在监管,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上面做的更加完善。
过去政策“宽容”互联网试错
在中国互联网20年之际,业内人士纷纷发表看法。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20年,中国互联网实现了“蛙跳式”发展,使某些行业从最落后一下子变成最前沿。知名IT经理人、天使投资人王冠雄接受中新网IT频道采访时也表示,过去20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实现了“弯道超车”,一夜暴富的神话在不断上演。
在北京工作的赵良深有体会,他对中新网IT频道表示,他的第一桶金就是在2010年兴起的团购中“挖掘”而来,一年之内便赚了80万元,这抵得上他上班时候10年的工资了。
王冠雄称,在过去20年,是中国互联网的“土壤”造就了互联网的繁荣,中国在互联网发展的同时给予了其一定尺度的“自由”,即允许其“试错”,比如余额宝、比如打车软件等,这些应用在不断探试监管的“红线”,互联网新生事物的发展必将会是一个各方面因素磨合的过程。
对于未来的中国互联网,王冠雄称,一方面,互联网在逐步渗透人们生活的各方面,让过去的梦想不断实现;另一方面,国内互联网在法律法规、政策监管方面存在不足,尤其在版权保护、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方面还有待完善,互联网过去20年时为未来20年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物联网应用将渗透生活方方面面
“未来必然是一个无处不联网、无物不联网的世界。”谈起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王冠雄这样说道。其实这个趋势已现倪端,智能眼镜、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层出不穷;车联网、智能汽车概念不断升级;路由器、电视机这些原来看似功能“简单”的设备也正在升级成为互联网入口……“每一个传统的‘物件’都可能融进互联网元素变成下一个如智能手机般的蓝海市场。”王冠雄说道。
互联网的魅力还不止这些。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认为,未来可穿戴设备会是一个全球互联网普遍的发展方向,可穿戴设备将同大数据结合在一起,通过这些智能设备“收集”数据将成为大数据时代重要的数据来源;腾讯CEO马化腾认为,人和设备、设备和设备,甚至人和服务之间都有可能产生连接;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称,互联网还将用在人工智能上面,未来芯片植入脑中的人工智能场景也不会太遥远。
王冠雄持相同观点,他认为,无物不联网的“物”就包括生物,互联网可以和生物体相结合实现人工智能,不过要实现这个所用时间可能更长一些。
其实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应用等仅仅是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冰山一角。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启恒认为,未来,互联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中的影响和地位将日益突出,并将推动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创新,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
未来互联网创新企业或难逃BAT初期压制
提起未来互联网企业,王冠雄说道,未来互联网将波及各个行业,传统行业都会同互联网融合,这个“融合”而非是简单建立一个网站把企业信息填充进去为止,而是从产品功能、运营业务等方面深度结合。
马化腾也认为,传统企业越来越不敢忽视互联网。“但互联网并不可能让这些行业消失,传统行业的每一个细分领域的力量仍然是无比强大的,互联网将只是一个工具。”
“传统行业必将迎来‘变天’,现在互联网渗透率还远远不够,未来互联网在太空、数据分析,交通等方面将大有作为。”王冠雄说道。
不过王冠雄也表达了对未来互联网创新企业的担忧,那就是BAT互联网巨头对其的初期压制。“现在BAT动辄百亿元级别的投资或者收购让互联网创新企业很难独立成长起来,即便不被收购,BAT依靠强大的技术、资金和资源背景也能很快切入这一行业,与创新型企业形成绝对竞争,这会打压创业者创业想法,并不利于互联网的发展。”
王冠雄称,“这种依靠增量收购来壮大的观念应该转变,中国互联网企业家考虑更多的应该是创新。国内不少互联网应用模式都是从美国学来的,在创新上也应该向美国企业学习。”新华网总裁、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田舒斌也认为,未来20年,必须换思路和角度思考中国互联网发展质量。(中新网IT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