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汽车频道 > 汽车资讯

召回飙升背后的维权众生相

2014-03-13 15:23:00 作者:  来源:中国网
2014年1月,时代周报曾就长安福特翼虎断轴事件进行连续两期的报道,并在业内引起一定的反响。事件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在蛋糕不断做大的汽车产业链上,各方之间的利益矛盾也正在扩大。其中,以消费者一方最为弱势。而记者在调查采访过程中发现,这种“弱势”形成的原因并不能简单甚至主观地归结于制度缺失和厂家强势,人性中趋利避害的弱点以及实质法律保护的缺乏也是不能忽视的深层次原因。维权意识是否已经觉醒?综合各方面的说法,这个答案似乎并不乐观。不过可以看到的是,无论是厂家抑或是消费者,对于这方面的反思正日益加强。

      在国外,承认缺陷召回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为什么到了中国却变得那么难以启齿甚至要绞尽脑汁去掩盖?

      武汉科雷傲维权车主曾蒙(化名)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其实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是一项很优秀的纠错机制,对于平衡产消双方的责任与矛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由于外界,尤其是来自媒体的误读,使得召回制度变相成为了一个负面及曝光的平台,而这是造成中国境内车企不愿主动召回的最主要原因。

      “媒体没有严格地区分主动和被动召回的根本区别,所有的召回,被视为一种模式,这是当前中国消费品缺陷召回所面临的最大社会压力。”曾蒙对时代周报记者说,“作为企业,我负责任和不负责任,结果是一样的,那我为什么要负责任呢?这样的舆论环境,就逼迫召回法律成为了恶法,而背离了立法的初衷。”

      舆论对召回的解读陷入一种“数字为大”的怪圈,即将关注焦点放在召回数目上而忽略了车企发出召回时在社会责任和道德上所持有的态度。“所以现在车企不可能有任何关于缺陷认责和召回的原动力。”曾蒙补充道,“中国目前还极度缺乏消费领域的专业法律人员,媒体和舆论对于现行汽车消费类法律的解读仍旧不够专业,无法直接提供给汽车消费者切实和实际的指导和帮助,这与当前浮躁的舆论环境和社会风气不无关系。”

      维权意识仍未觉醒

      汽车企业对召回态度的暧昧以及回避是导致车主维权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际上,召回和维权之间所牵涉的利益千丝万缕,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部分维权车主对维权的不坚定甚至最终充当“鸵鸟”为汽车企业在面对维权事件时的不认真和不诚意推波助澜。

      “翼虎商洛事故车主郭女士电话说想私了!连律师也不坚定了!”2月11日凌晨,李颖在个人微信上说道。

      在1月20日的采访中,李颖向时代周报记者坦言,他在长安福特翼虎断轴维权事件中所看到的更多是鸵鸟车主,“4S店说私了就私了,拉倒了。这个说明,大家还是在法和私情这个事情上,更多会选择后者,这会纵容很多经销商和车企采用一些非召回的行为。我觉得这个事情才刚刚开始。”

      对于在维权上“较真”的人来说,无疑是孤独的。曾凭借一己之力将雷克萨斯告上法庭并成功胜诉获得对方退车并赔偿的律师崔家楠,已被奥迪、宝马和雷克萨斯等品牌列入车主黑名单。即使是现在正积极准备官司的凌云,亦同样面临着单兵作战的困境。“如果其他车主接受私了的话我也是比较支持的。对于其他车主被和谐这种情况,我觉得他们已经说出真相,也算是对我的一种支持。不像有些车主连真相也不说出来,为了达到自己被和谐目的的车主,我是非常鄙视的。”

      在曾蒙看来,近几年来车企在对待消费者维权上的态度和做法并没有随着销量的增加而有显著的提升。

      “这几年汽车业在消费者权益方面没有什么明显的进步,这里面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消费者权利意识的认知水平问题,另一方面是中国现实社会环境中道德水准波动的使然。车企更愿意从直接利益的角度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在服务和产品质量方面去下功夫,因为后者是一条艰难的道路。”

      与此同时,看似有所增加的消费者权利意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达到觉醒的地步。“其实整个维权过程中,我们所遭遇的最大的困难不来自于车企,也不来自于经销商,而是来自于消费者。这是非常需要耐心和勇气的工作,这世界上没有比思想工作更难的工作的。”曾蒙说。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李涛
棣栭〉<<1234>>鏈〉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