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汽车频道 > 汽车资讯

召回飙升背后的维权众生相

2014-03-13 15:23:00 作者:  来源:中国网
2014年1月,时代周报曾就长安福特翼虎断轴事件进行连续两期的报道,并在业内引起一定的反响。事件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在蛋糕不断做大的汽车产业链上,各方之间的利益矛盾也正在扩大。其中,以消费者一方最为弱势。而记者在调查采访过程中发现,这种“弱势”形成的原因并不能简单甚至主观地归结于制度缺失和厂家强势,人性中趋利避害的弱点以及实质法律保护的缺乏也是不能忽视的深层次原因。维权意识是否已经觉醒?综合各方面的说法,这个答案似乎并不乐观。不过可以看到的是,无论是厂家抑或是消费者,对于这方面的反思正日益加强。

      召回数量创新高

      2014年1月1日,《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下文简称《召回条例》)实施满一周年。就在这一年,中国汽车召回数量刷新了历史纪录。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仅在去年“3·15” 期间,国家质检总局就勒令召回45次,其中涉及家用汽车42次,包括18个进口品牌、14个合资品牌和8个自主品牌,累计达1274722辆。就全年的数据来看,往年鲜有“露脸”的自主车企在这一年也发布了10次召回,涉及车辆45万辆,在召回总数中,同比增长36%。

      对比国家质检总局在2013年12月26日发布的数据,截至当天,2013年全国共实施汽车召回130次,涉及汽车375.97万辆,同比增长17.37%。而年末最后五天所发生的三起汽车召回是导致2013年召回数量同比增长从12月26日的17.37%飙升近50个百分点至65.8%的唯一原因。

      这三起汽车召回分别来自上海通用、长安福特和江铃汽车,涉及车辆数目分别为146.1万辆、 80857辆、8638辆。

      有意思的是,在同一天发起召回的长安福特和上海通用,两者所面临的社会反响却是天差地别。不同于舆论对长安福特的口诛笔伐,召回车辆数目超过145万辆的上海通用则平稳过渡。

      从发现问题到决定召回,上海通用是如何确保整个过程平稳进行,避免在社会上引起太大波澜的?就此,上海通用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其实从工作流程来看, 各个厂家应该大致都差不多的,关键还是在于‘以客户为中心’这个理念的贯彻:如何在决策层面贯彻这个理念,及如何在体系执行力层面严格高标准地落实执行。”

      中国式召回怪圈

      据国家质检总局统计显示,自2004年我国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以来,共实施汽车召回660多次,涉及车辆近1500万辆。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蒋苏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3年中国汽车召回数量的激增与年初实施的汽车召回条例有直接的关系。”

      实际上,召回制度的完善在纠出问题车辆的同时,并不代表车企对召回事件处理质量的提升。中国召回仍然处于一种在“召与不召”、“主动与被动”徘徊的怪圈中。而对于正在维权路上艰难前行的车主而言,“新召回法”,乃至去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三包法”所能发挥的作用少之又少。

      “没有,彻底没有。希望国家能出台真正实用的三包政策,只保护厂商利益的话,我们的利益在哪里?我们要的是明例条文,我们很多亲身经历的车主都知道这些政策是行不通的。”凌云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作为长安福特翼虎维权事件背后的主要推手之一,资深媒体人李颖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很多汽车企业对召回问题认识和重视都不足,观念仍停留在以前的一些较为陈旧的摆平私了的阶段。

      “在召回这个问题上,很多企业为什么被动性召回而不是主动性召回,倒不是出于成本的考量,更多地是出于对品牌、面子、生意的影响,担心被竞争对手利用、召回以后消费者口碑不好等,事实上这种观念还在左右很多车企领导的思想。”李颖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李涛
濡絾鐗犻妴锟�<<1234>>闁哄牜鍋婇妴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