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雷诺执行副总裁胡信东曾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到2017年东风雷诺武汉工厂还将投产以风朗Z.E.为原型车的纯电动车。综合上述 产品布局方面的情况,东风雷诺作为目前最年轻合资品牌,其产品布局的考虑还是有效地结合了当前市场的热点以及下一阶段的趋势性。
品牌力弱点
错过了中国车市发展的黄金时期,东风雷诺现在能做的便是与时间赛跑。从生产基地的建成到首款新车的投产,快速的执行力是东风、雷诺和日产协同合作的结果。
通过8年时间的谈判才拿下雷诺合资项目,用“蓄谋已久”来形容东风汽车并不为过。实际上,东风雷诺从一开始就受到了来自东风和雷诺内部的高度重视,其在产品线上的布局一开始就呈现出“人和”的态势。
在东风雷诺武汉基地竣工的发布会上,已经多次为东风雷诺品牌发布会站台的雷诺-日产联盟CEO卡洛斯·戈恩又一次来到了现场,并再次成为主角。 他一直强调“雷诺与日产有非常多的协同与规模化效应”,并举例说明这种协同效应的表现,“例如许多日产供应商,他们已经有过合作经验并且非常了解中国市 场,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引入拥有法国味道的雷诺汽车。通过联盟的共用资源,将让我们更具竞争力。”
另一方面,戈恩也深知保持各品牌独立性的重要性,“雷诺的车非常不一样,它的外观、设计都非常不同。即便是使用同平台资源的产品,出于不同的设计理念,它们依然存在很多差异”。
但是,雷诺汽车执行副总裁杰罗姆·斯托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的一番话则耐人寻味:“我们会充分共享联盟成员的产能,但同时这也是一个双向产能共享的过程,未来东风雷诺也很可能向其他联盟成员输出产能。”
业内对此番言论的解读是,雷诺-日产管理层深知东风雷诺在华发展的艰难程度,出于对成本节省的习惯性考虑,为了避免其前期产能出现闲置,因此东风雷诺可能为日产代工。
时代周报记者就相关问题向东风雷诺方面求证,对方并未对此消息作出回应。事实上,在去年东风雷诺销售部长熊毅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曾经表示: “我想强调,雷诺就是雷诺,它的设计语言、技术沉淀,以及带给消费者的感受是和日产完全不一样的。就像雷诺的车不太可能放到日产去销售,日产的车也不太可 能会放到雷诺的店去销售一样。”
对于东风雷诺而言,更希望自己凭借营销来实现产能利用率的快速提升。
去年上海车展期间,东风雷诺官方曾表示,到2015年年底经销商数量将达到150家,并会在首款国产车上市前将经销商网点从一、二、三线城市覆盖到六线城市。不过,在武汉工厂建成仪式上,东风雷诺官方表示,目前运营中的经销商数量为125家。
雷诺汽车执行副总裁杰罗姆·斯托尔认为,经销商数量还不够,雷诺仍需要构建高质量的经销商网络。按照雷诺官方的计划,未来将在中国实现3%的市场份额,为实现这一目标,东风雷诺将打造包括SUV、轿车,甚至EV等车型在内的全面产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