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本报一则《并网,大众准备好了吗》的报道引起了多方关注。大众(中国)借助自身的优势地位,置原本进口大众经销商的利益于不顾,将部分车型放入部分上海大众经销商店内销售,且车型及店面数量都逐步大幅增长,造成了进口大众车型销售的一场混战。 对于大众(中国)的这种行为,进口大众经销商有苦难言,只能通过相关行业机构出面与企业沟通调停,但却迟迟未得到大众(中国)的实质性回复。有业内人士表示,大众(中国)的行为其实已涉嫌违反《反垄断法》,同时其操作流程也与《汽车品牌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的部分细则相违背。
一个口口声声主推中国市场的跨国车企,何以在渠道扩张的过程中引发如此强烈的社会反响,企业在其中又该承担多少责任?
■高歌猛进力推中国市场
回首近年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谓一帆风顺,业绩的不断增长,更是让中国市场成为大众汽车重点市场。
2009年2月,大众(中国)携手上海大众与一汽-大众共同发布了大众(中国)2018战略。战略针对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趋势,在市场营销与客户、产品和技术、生产和供应、责任与伙伴关系四个领域制定了相应的规划。根据规划可以看出,大众无论在渠道规划、产品投放还是销量增长方面都对中国市场寄予了厚望。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大众汽车全球销量共计972.8万辆,其中,中国销量达到327万辆,占总销量比为33.6%,同比增长16.2%。而根据大众(中国)总裁海兹曼之前对媒体的说法,大众(中国)规划在2018年将产能扩大到400万辆。
在大众原有的营销体系中,进口大众、上海大众、一汽-大众是分开销售的。这种销售模式在原有中国汽车市场飞速发展的阶段给三方都带来了丰厚的市场利润。但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放缓,特别是进口高端车市场的增幅趋缓,相对上海大众与一汽-大众在2013年销量均同比增长超过10%的情况下,进口大众的销售情况就显得非常不尽如人意。面对这种市场现状,主管进口大众业务的大众(中国)执行副总裁苏伟铭开始寻找新的出路,而这条出路就是从压库演变成为授权部分上海大众经销商销售部分进口大众车型。
一位在一汽-大众4S店和进口大众4S店都工作过的汽车业内人士对苏伟铭的工作风格颇为不满,他说,苏伟铭自2006年进入一汽-大众主管销售工作以来,无论是在一汽-大众,还是在进口大众,只是一味地追求销售业绩来铺平自己的职场道路。为完成销量,加大库存,完全置经销商死活于不顾,对此他们称之为“苏伟铭式傲慢”。
■“苏伟铭式傲慢”惹怒经销商
在大众(中国)2018战略中,营销与客户方面的提升是关键的一点。为了实现销量增长的长远目标,大众(中国)携手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共同制定了渠道扩张计划,将经销商数量增加一倍,同时全力帮助经销商提升业绩及效率,全面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品牌形象。
然而在现实的执行过程中,大众(中国)方面却并没有做到全力帮助经销商提升业绩及效率。针对进口大众业绩的不理想,苏伟铭在压库已经无法取得有效成果的情况下,没有与原有进口大众经销商进行前期充分沟通,就直接决定将部分进口大众车型放入部分上海大众4S店销售。而这些车型中还包含途锐和迈特威这两款对进口大众经销商而言盈利效果最好的车型。
苏伟铭盲目追求销量的决策直接导致了经销商经营状况的日趋恶化。在此次授权部分上海大众经销商销售部分进口大众车型事件中,大众(中国)没有充分考虑到已有进口大众经销商的权益,特别是一些建店时间不长的经销商更是苦不堪言。一位进口大众经销商告诉记者,由于苏伟铭立志要进入进口车第一阵营,提升授权经销商建店标准,建设一家进口大众4S店要投入几千万元。原本建店后经营状况就不太好,如今网络一铺开,要想收回投资成本是难上加难。
也许网络真的如大众(中国)最初所言,重点是在三、四、五线城市铺开,原有进口大众经销商还不会如此愤怒。但据记者调查,虽然目前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网站上确实已经备案了部分上海大众经销商可以销售进口大众车型,但实际上可以销售进口大众车型的上海大众4S店远不只这些。记者电话采访发现,河北、四川等省份的部分上海大众经销商在没有备案公示的情况下也已经开始销售进口大众车型,而在北京这种一线城市,虽然上海大众4S店内没有进口大众展车,当记者致电询问是否可以购买进口大众车型时,有的表示可以购买,但目前没有现车,还有的表示将在下半年开始销售。
而在经销商的布局方面,大众(中国)也没有充分考虑到进口大众经销商的分区利益,特别在一些一二线城市,进口大众与上海大众4S店之间已经开始显现正面冲突,更有部分进口大众4S 店选择从上海大众4S店拿车销售,而原因仅仅是因为从这里拿车更便宜。
据记者调查,天津原有2家进口大众4S店,现在新加入有3家上海大众4S店可以销售进口大众车型;上海原有6家进口大众4S店,2013年底备案一家上海大众4S店销售进口大众,同时还有一些没有备案但同时也在销售的上海大众4S店。一二线城市的市场容量本来已经减少,面对这样的销售密集程度,进口大众经销商怎能不愤怒?
对于进口大众经销商们愤怒,虽然表面上已经引起大众(中国)的重视,但决策的实施者——苏伟铭却似乎从台前走到了幕后,就连3月在德国德累斯顿召开的大众(中国)进口车网络投资人和经销商年会,他也没有参加,这让很多憋着一肚子怒气想在现场找他评理的进口大众经销商颇感意外。
■违规操作涉嫌违反双重法规
截至记者截稿之日,大众(中国)仍没有给代表进口大众经销商集体提出抗议的大众进口车经销商委员会以正面回应。而对于大众(中国)的这种行径,业内一些专家都表示出极大的不满。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沈进军、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会长李响针对此事对大众(中国)提出尖锐批评。沈进军表示,大众(中国)的这种行为是在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而这种行为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经销商亏损,进而损害消费者利益。李响也表示,由于《办法》授予汽车企业极大话语权,很多经销商对汽车企业的一些不合理行为都已经习惯了。但习惯并不代表合理,汽车经销商应该团结起来,反对企业的不合理举措,进而保护消费者利益。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一位资深专家表示,《办法》 赋予大众(中国)对进口大众经销商的市场主导地位,其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采取不利于经销商经营的举措,导致经销商亏损,涉嫌构成纵向垄断行为。同时它的扩网行为虽然是《办法》所允许的,但默许部分上海大众经销商在没有备案的情况下就开始销售进口大众车型,同样是对《办法》的违背。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刘文姬表示,大众(中国)的这种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进口大众经销商的正常市场运行,但至于是否违反《反垄断法》,目前看还没有相应的条例能够对此进行界定。
对于部分上海大众经销商在没有备案的情况下进行进口大众车型销售的情况,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市场规范管理司市场处处长陈家顺表示,由于目前《办法》中并没有对类似情况设立处罚细则,因此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可以责令改正,但没有处罚权。
大众(中国)授权部分上海大众经销商进行部分进口大众车型销售的行为,是《办法》赋予其的行使权。但根据《办法》第二章第十四条规定,汽车品牌经销商涉及经营品牌变更的,汽车供应商应将符合条件汽车品牌经销商的相关材料报送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业内专家认为,大众(中国)默许部分还没有得到备案的上海大众经销商销售进口大众车型的行为违反了《办法》,对此大众(中国)应及时自省,并对授权经销商进行管理整顿。
对于大众(中国)的行为是否已经违反《反垄断法》,业内专家们还有着不同的观点。虽然对此项问题还存在争议,但大众(中国)损害进口大众经销商的利益是不争的事实。由于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依然不够完善,无法对大众(中国)的行为性质马上进行界定。经销商呼吁相关政府部门能够对此事进行关注,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督促大众(中国)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早日给利益受损经销商们一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