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汶河南岸禹王庙后院千年古柏树的北侧,有几座不大的小土堆,那是大梁王战斗牺牲的四位无名烈士的坟,坟前没有墓碑,只有几棵小树在风中摇摆。没有人知道这四位烈士是谁、来自哪里,只知道他们是1939年大梁王战斗中牺牲的无名烈士。
大梁王战斗中牺牲的这四位烈士,刚开始是埋葬在大梁王村西的泥河筒子河沟里,1957年迁到了禹王庙后院。如今,禹王庙也要修缮了,为了更好的保护烈士墓,近期宁阳县博物馆准备把这四座烈士墓迁到烈士陵园中。
惨烈战斗只留一笔记载
大梁王战斗是孙继先的津浦支队打的,而中共宁阳党史大事记中记载,1939年,八路军津浦支队一部在支队长孙继先率领下,来到宁阳与“临时工委”汇合后,驻在五区泗皋村。
据了解,当时我军主力部队的到来、葛石店王团的覆灭以及皋山反扫荡战斗的发生,引起了泰安、宁阳等地日军的震惊,遂出动大批敌军沿汶河西进,妄图消灭八路军主力部队。随后,津浦支队派第十一连前往北落星伏击敌人,行至大梁王村时,张子明部的枪声暴露了我军的行动,日伪军步骑兵在炮火掩护下,向大梁王村发起进攻。我军十一连连长任宏光指挥官兵,凭借有利地形,近战歼敌,击退敌人数次冲锋。当日下午3时,敌攻势更加凶猛,第十一连弹尽员减,只得向西突围,在夏辉河口由援军接应脱险。历时5小时的大梁王激战,毙伤日伪军300余人,津浦支队也付出了一定代价。
记载中只是简略的记叙了大梁王战斗的经过,对于烈士是如何战斗,如何牺牲的,只有十二个字“津浦支队也付出了一定代价”,这十二个字过于简略,更无法从中得知大梁王战斗牺牲了多少人,又都是何人。
为保家园烈士牺牲异乡
据大梁王村已故老村长杜明武老人生前时常谈起,大梁王战斗牺牲的烈士中有一位是副班长。副班长有一把心爱的剃头刀子,常年带着身上,他用那把剃头刀子给很多战友剃过头,那位副班长也给他剃过头。杜明武说:“副班长的手很轻,剃头的时候一点都不疼,头天下午还给他还给我剃过头,但是第二天下午就牺牲了。”杜明武老人说,副班长说话是江西口音,可能是江西人,对于副班长,杜明武也只知道他离家的时候,家中有一位眼睛不太好的母亲。也只记得副班长在倒下的最后一刻,回过身来,向家乡的方向望了一眼,一声没吭就倒下了。
打大梁王战斗的部队是津浦支队的十一连,这支部队是从井冈山下来的老部队。据大梁王村上了岁数的村民讲,牺牲的烈士中有一位是排长,大部队突围时,他负责阻击敌人,掩护大部队撤离。当时大梁王村四周有高大的圩子墙,他趴在圩子墙上不停的向日本鬼子射击。部队突围走了,但是他没有,他把所有的子弹打完之后,就一头扎进了圩子墙下的一口深井里。
为烈士重安一个“家”
大梁王战斗牺牲的几位烈士原先是埋葬在大梁王村西的泥河筒子河沟里,1957年修西灌(干)渠时,因烈士墓影响施工,便把墓移葬到了禹王庙。据原宁阳县副县长李广昌老人回忆,当时买了五口棺材,想把几位烈士都移过去,但只找到了四位,还有一位现在仍然埋在大梁王村西的泥河筒子河沟的什么地方。
宁阳县博物馆馆长于勇告诉记者,由于2014年禹王庙抢救修缮工作即将开工,他们就想要将禹王庙的烈士墓迁到烈士陵园中安葬。“几年前,有烈士的亲人曾到宁阳县堽城镇寻找,说当初是在堽城坝一带牺牲的,没有找到,回去了”,于勇告诉记者,等他得到消息再去寻找烈士的亲人时,已经找不到联系方式了。因为想要迁烈士墓,最近于勇又到大梁王村去做了调查,但是能记得烈士的长相的人一个也没有了。
为做好迁墓工作,于勇打算联系宁阳县公安局对四名烈士遗骨进行DNA检测留样,也方便烈士亲人来找寻。“我们无法留住历史,但是我们可以为烈士建一块专门的墓园,为烈士立上一块石碑,即使不知道烈士的名字,还要写上我们知道的点点滴滴”,于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