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关胜是梁山五虎将之首,原来是蒲东的巡检,是《水浒传》第九十五个出场的梁山好汉,他露面较晚,第六十三回才开始有了他的故事,因为梁山事业需要一面忠义的旗帜,宋江用计把关胜捉上梁山,宋江把自己作为旗手打起了忠义的旗子,这一些都是由于关羽的基因遗传在发挥作用。
从三国时期到北宋末年有1000多年的历史,作者要找一个忠义的载体,最好的选择就是关羽,退一步关羽的基因也可以,作者选择了关胜这个人物,所以梁山前期仅仅提倡义的时期没有让关胜出现,宋江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厅,忠义的化身也就该隆重登场了。关公在中国民间的影响力深远,关羽忠孝仁义、智勇两全,简直就是战神的代表。温酒斩华雄一战成名,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三鼓斩蔡阳,所向披靡;夜读《春秋》、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毒,英雄无比。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关羽,字云长,山西运城常平村人。关羽与刘备、张飞结拜为三兄弟,刘备建立蜀国,关羽守襄阳、定益州、督江陵,被封为前将军。功盖千秋。隋朝时出现了大量的与关公的神仙故事。到了唐朝,关羽已经被神化,开始悬挂关公神像。宋代时,关羽被冠以各种封号,如“显灵王”、“忠惠公”、“祟宁真君”、“胎烈武安王”、“义勇武安王”、“壮穆义勇王”、“英济王”等。元朝时,关羽被封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明代则有“协天护国忠义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等封号。清顺治帝曾特封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城绥靖佑赞宣德关圣大帝”。江湖组织为了约束和建立团伙,多以义气为宗旨,关帝也自然成为偶像。梁山泊时代,桃园结义故事早已经深入人心,关公身上的义气也早已深得人心。因此,关羽的后代关胜加入梁山,不仅证明梁山英雄追求义气,讲究义气,更重要的是,关公的后代都加入梁山了,证明梁山已经不是一般的江湖团伙,而是更高层次做大事业的组织。
关羽的基因作用在关胜身上得到了具体体现,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无疑都披戴着“武圣”关羽的金色光环。正像宣赞介绍的:“此人乃是汉末三分义勇武安王嫡派子孙,姓关,名胜,生的规模与祖上云长相似,使一口青龙偃月刀,人称为大刀关胜。现做蒲东巡检,屈在下僚。此人幼读兵书,深通武艺,有万夫不当之勇。”关胜的长相,俨然也是关二爷的模样:“堂堂八尺五六身軀,細細三柳髭髯,兩眉入鬓,鳳眼朝天,面如重棗,唇若塗硃。”除了身高不敢与关羽相比,略矮几分,便是关老爷再世了,关胜便成了关羽这尊神像在水浒中的化身和代言人,关胜最显眼的道具也和关羽一样:青龙偃月刀,火炭马。脾气,性格,武艺均同关羽相象,他在剿荡梁山泊时,夜间端坐于军帐中孜孜不倦看书的形象,也是对关羽读《春秋》的刻意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