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上秘密最多的好汉是谁?答案只有一个入云龙公孙胜,从入云龙三字可以看出公孙胜本是天上人,注定神龙见首不见尾,在他身上寄托着作者很多理想,在四大名著中,除了《红楼梦》,其他三本书都有一个成书过程,从民间说书艺人的传递中,经过作者加工而成,公孙胜这个人物形象在说书人和元代戏曲都没有出现,作者施耐庵用公孙胜的形象来赶超《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在民间传播中,水浒中智慧的代表着吴用没有诸葛亮那样光彩夺目,主要是他没有诸葛亮那样是一个天文家,诸葛亮借东风、延寿命让吴用真的无奈,作者在成书中,为吴用配上了一个副手公孙胜,让他是一个天文家,这样吴用加公孙胜就是一个诸葛亮,你看诸葛和公孙都是复姓,诸葛亮还摆八卦阵,作者又给吴用配上了一个明白阵法朱武,朱武难道不是诸葛武侯的简称。《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公孙胜难道不是人间与神界的使者。从这个角度看,公孙胜是作者贬低《西游记》、《三国演义》的秘密武器。
《水浒传》的作者与《西游记》的作者一样是一个道佛不分的宗教半瓶子醋。整部书中是扬道抑佛的,书的开始天罡地煞的传说和和尚与杨雄之妻偷情被杀就是明证,但作者并不贬低佛教,和尚鲁智深就是作者歌颂的对象,梁山好汉的标准不禁女色实际上就是佛教色空的体现。在书中,公孙胜是道教的代表,鲁智深是佛教的代表,作者把他心目中的第一人武松的归宿安排为道教是作者扬道抑佛的必然结果,书中的奇人也巧合的为公孙胜的师父罗真人和鲁智深的师父智真长老,罗真人不仅能呼风唤雨、用葫芦幻化人形,更能让黄巾力士捉拿李逵,智真长老能预知将来,把鲁智深的将来预知的准确。
宋朝是一个道教大发展的年代,北宋皇帝很信仰道教的,从太宗开始,各代皇帝对道家发展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尤其在真宗时期,梦到仙人告知降天数,导演了泰山封禅,道教的地位空前提高,泰山成为人间仙境,到了徽宗,由于他的即位合法性受到质疑,他只好利用道教装扮自己是上届下凡的神仙,徽宗皇帝自己,在给燕青的赦免书上就自称“神宵玉府真主宣和羽士虚静道君皇帝”,头衔很长,范围涉及教主、神仙、皇帝三大块,徽宗对道教的崇奉几乎达到了近似疯狂的地步。道教得以迅猛发展,许多道士得以升官发财。其中虽有真正仙风道骨的重道之士,却也加不少鱼目混珠之徒,北宋就是亡于道士郭京就之手。
宋朝的道教畸形发展对作者影响很大,公孙胜就是道教影响的产物,书中人物也受到了道教的影响,宋江为力实现自己的野心利用民间传说炮制了天罡地煞理论,晁盖抢劫生辰纲前也抛出了梦中北斗七星横夜半,从中看出宋江的视野远远高于晁盖,8只是108的零头。公孙胜就是从8到108的桥梁,也是通往上界的使者。
入云龙公孙胜,道号一清先生,蓟州人氏,上梁山后位居第4位,天罡地煞之天闲星。自幼乡中好习枪棒,学成武艺多般,人但呼为公孙胜大郎。学得一家道术,善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江湖上都称贫道做入云龙。蓟州是燕云十六州之一,被石敬瑭割给了辽国。公孙胜严格的说是辽国汉族人,他带着让人捉摸不透的秘密走上梁山。书中的公孙胜的两点无不与所谓的道术有关,这些斗法,都是很虚幻虚幻的,是吸引读者的眼球的一种手段,不可能是真实的,也没有没什么现实意义,只不过增加了增加了几分迷信色彩,让书更有影响力,这是作者写公孙胜的一个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