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首页泰安新闻

泰安:“东平模式”成全国土地流转四大经典模式

2014-11-27 08:29:00 作者:陈新建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社
中央深改组第五次会议上习总书记给新土改定调并提出在三权分置的基础上探索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吹响了新一轮土地改革的号角。本文重点围绕这四种模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解读,总结经验、启迪未来,也许新一轮土地改革的某些答案就在其中。

      内容摘要:中央深改组第五次会议上习总书记给新土改定调并提出在三权分置的基础上探索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吹响了新一轮土地改革的号角。在新一轮土改大规模展开前,对各地已有的土地流转探索经验进行总结就显得十分必要。纵观当前农村探索的土地流转模式,归纳起主要有四种:股份合作为特征的承包地流转模式、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流转模式、宅基地换房或土地承包经营权换社保模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模式。本文重点围绕这四种模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解读,总结经验、启迪未来,也许新一轮土地改革的某些答案就在其中。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村;经典模式

      作者简介:

      城乡增减挂钩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依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规定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在重庆、成都等地开展。

      其中较为典型的是以地票试验为特色的重庆模式。2008年8月,国土资源部与重庆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明确支持重庆探索土地利用新机制和耕地保护新模式,同年12月4日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的挂牌成立,标志着重庆的“地票”试验正式启动。“地票”的实质是一种建设用地指标,也即把农村废弃、闲置的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形成的指标留足农村发展空间后,将节约下来的土地交易后拿到城市使用,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的统筹、合理利用。这样一来,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城乡建设用地的总量则维持不变。

      地票模式本质是占补平衡模式,在维持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了集体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的远距离、大范围置换。同时地票交易款大部分直接返补农民,使宅基地、房屋真正成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释放了农民手中的沉睡财富。这一模式对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郊区比较适宜,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机会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适应城市的地方,而在经济不发达、就业不足,农民仍然脱离不开传统农业的区域,强制推行占补平衡的流转进行农民集中,会人为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成本,出现“被上楼”现象,导致矛盾激化和社会不稳定,也要防止出现占优补劣等问题。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聂艳艳
婵犵數濮烽弫鍛婃叏閻戣棄鏋侀柛娑橈攻閸欏繘鏌i幋婵愭綗闁逞屽墮閸婂潡骞愭繝鍐彾闁冲搫顑囩粔顔锯偓瑙勬磸閸旀垵顕i崼鏇炵闁绘瑥鎳愰獮銏ゆ⒒閸屾瑦绁版い顐㈩槸閻e嘲螣鐞涒剝鐏冨┑鐐村灦绾板秹顢曟禒瀣厪闁割偅绻冮崯鎺楁煛閸愩劎澧涢柡鍛叀閺屾稑鈽夐崡鐐茬濠电偛鐗婇悡鈥愁潖閾忓湱鐭欐繛鍡樺劤閸撴澘顪冮妶鍡楃仴妞わ箓娼ч锝嗙節濮橆厽娅滈梺鍛婄☉閸婂宕版惔銊ョ厺閹兼番鍔岀粻姘辨喐鎼搭煈鏁婇柛鏇ㄥ灡閻撴稑顭跨捄鐑橆棡婵炲懎妫涚槐鎺旀嫚閼碱剙顣哄銈庡亜缁绘﹢骞栭崷顓熷枂闁告洦鍋嗛敍蹇涙⒒娓氣偓濞佳勭仚闂佺ǹ瀛╅悡锟犲箖閻㈢ǹ顫呴柕鍫濇閹锋椽姊洪懡銈呮瀾婵犮垺锚閳绘捇鍩¢崨顔惧幍闂佸憡鍨崐鏍偓姘炬嫹<<1234>>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惧墽鎳撻—鍐偓锝庝簼閹癸綁鏌i鐐搭棞闁靛棙甯掗~婵嬫晲閸涱剙顥氬┑掳鍊楁慨鐑藉磻閻愮儤鍋嬮柣妯荤湽閳ь兛绶氬鎾閳╁啯鐝曢梻浣藉Г閿氭い锔诲枤缁辨棃寮撮悢铏圭槇闂佹眹鍨藉ḿ褍鐡梻浣瑰濞插繘宕愬┑瀣畺鐟滄柨鐣烽崡鐐╂瀻闊浄绲鹃ˉ锟犳⒑閼姐倕孝婵炶濡囩划濠囧箻椤旇偐鍝楁繛瀵稿Т椤戝棝鎮¢悢闀愮箚妞ゆ牗纰嶉幆鍫㈢磼閻欐瑥娲﹂悡娆撴煕韫囨洖甯跺┑顔肩墛缁绘盯鎳濋柇锕€娈梺瀹狀潐閸ㄥ綊鍩€椤掑﹦绉甸柛瀣у亾闂佸綊鏀卞浠嬪蓟閿濆鍋愰柛蹇撴嚀閸╁懘姊洪崨濠冪叆闁兼椿鍨堕崺銏狀吋婢跺﹦鐤€闂佺粯顨呴悧蹇涘储閻㈠憡鈷戦柛娑橈工閻忕喖鏌涙繝鍐⒈闁逞屽墯閻旑剟骞忛敓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