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听则明,一篇关于网络黄金EGD的分析

2016-09-29 16:49: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因为个人兴趣和工作关系,经常关注互联网科技方面的消息。数字货币领域正在呈现越来越火的态势,比特币的各类新闻和各种应用层出不穷,美国和其他国家都已经开始有针对比特币经营的执照了,这说明比特币已经逐步走到了官方监管的范围内。然而比特币以及其它数字货币有着先天的劣势:它们都以“货币”为名,试图替代传统的法定货币作为支付工具。尽管技术界的许多人都对比特币抱以厚望,认为它是未来的支付手段,但金融界和经济界却有着更为谨慎的态度:比特币以及其它数字货币不可追踪,也就没办法作为信用积累,这与现有的以“信用”(Credit)为基础的法定货币体系截然不同,监管与流通完全无法控制和预测,这对现有已经非常成熟的各国经济体系来说都意味着巨大的潜在风险。 

  于是近年来网上出现了新的概念:加密数字资产。其实所谓的“加密数字资产”,其技术本质与比特币等并无太大不同,都基于区块链技术,使用 POW(proof-of-work,工作证明)或者POS(proof-of-stack,股权证明)的发行方式,同比特币一样都是开源项目,遵循开源代码的版权许可。但是,“加密数字资产”概念的提出标示了这种技术新的可能——作为“资产”而非“货币”。如果你有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应该会马上感觉到这其中的不同:将区块链技术作为个人“资产”来使用,意味着它不会替代货币、不承担“支付”这种货币职能,也就不会与现有货币体系形成冲突,可以纳入到已经成熟的法定货币经济体系中来。这实际上是一种全新的思路:将新的商业工具嫁接到现有的经济体系中,从而不是替代而是促进现有经济体系的运行。 

  我也是由此注意到网络黄金EGD的。它首先旗帜鲜明的打出了“全球加密数字资产”的经济学定义,同时也提出了“全球通用商业积分”的商业概念。技术毕竟只是一种工具,关键还是要看是谁在使用它,以及如何使用它。网络黄金EGD的这种运营概念规避了它的前辈比特币的“货币”属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商业思路,将区块链技术作为现有商业体系的促进剂,不失为未来商业经济的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案。 

  前几天突然在网上看到相关文章,资料详尽而图文并茂的讲了EGD的许多黑话。看完之后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文章逻辑根本就是先做个“有罪推定”,然后再去寻找证明有罪的证据!不仅如此,作者费尽心机的找了很多背景资料,看上去相当详实,精神可嘉,可惜在资料的解释上犯了许多原则性和常识性的错误,基本上属于“这些资料我没看明白什么意思但是它们证明了你们有罪!”的逻辑,实在哭笑不得。不过这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索性也来一篇分析,不是为了针锋相对 (对漏洞百出的所谓分析也没什么好对立的……),仅仅算是以谨慎客观的态度做一个分析解释吧。 

  1、从源代码角度解释EGD的技术本质 

  首先说明的是,比特币也好,EGD也好,其它的数字货币、加密数字资产也好,基本上都是开源项目,而绝大多数是由非盈利目的的程序员小组开发的。所谓 “开源”(open source),严格的说来并非“没有版权,可以免费随便用”,而是要在遵循一定的开源版权协议基础上可以免费使用。不同的开源版权协议在内容上有一些细节的差别,例如MIT许可(这个的确是和麻省理工有关哈)允许他人修改代码后变为闭源代码,而GPL(General-Public-License通用公众受权协议)许可不仅不允许这么做,还要求新增代码也要遵循同样的许可。这些不同的版权许可是由代码作者本人声明生效,没有颁发机构,普通人看起来似乎没有太大的约束力,可以随便偷,但请不要用世俗的眼光看待纯洁的开源程序员们…… 

  开源程序员们创造了许多个奇迹,当然这些都仅限于程序员这个小众群体,非专业的普通大众是没法了解的。所以我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开源程序世界的奇迹之一 ——github。这是一个神奇的网站!(喂不是杨幂大姐说的那个网站啦!)它给开源程序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生长的肥沃土壤,是开源程序员的天堂。它以开源程序最常用的版本控制软件git为基础,开源程序员们可以使用自己最熟悉的开发工具将代码上传到github,而其他程序员在github上可以自由且方便的参与开发、更新版本或者引用已有的程序来开发自己的应用。因此,github几乎成为开源代码应用必须要去“报到”的地方。 

   

  说得啰嗦了。返回来说EGD。作为一个开源应用在github上报到是必然的。我看到的那篇文章中作者贴出了EGD在github上的页面,可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访问,且访问的哪个页面,因为从EGD官网连过去的github页面应该是这样的 (https://github.com/E-gold-team/e-goldcoin) :开源程序小组很多是松散的结构,有时候一个项目因为某种原因中断了,过几天大家又回来重开一个页面再来过也是常有的事情,因此经常会在github上发现同一个项目有好几个页面。另外,图上模糊掉的部分是我在github上的账号,不好意思:P)。 

  从上面的截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信息: 

  首先,EGD源代码引用了blackcoin的代码。Blackcoin是POS(proof-of-stack)最早的参与者之一,这符合EGD关于 “采用POS方式”的说明,如果你点去blackcoin的页面,会发现blackcoin也是从另一个项目叫novacoin的“fork”出来。而 novacoin采用的是POW+POS的算法,详细追究起来大概能写一部POS算法演进史了。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赵伟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联系
我们
  • 泰安官方微信

  • 泰安官方微博

  • 泰安24小时

频道联系人:陶老师

商业、内容合作:0538-8582000

投稿邮箱 :taiandzwww@163.com 合作邮箱:5935175@qq.com

微博:泰安大众网 微信号:taiandzwww

地址:泰安市岱岳区财兴街141号大众网 邮编: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