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栾晓磊
责任编辑:王培松
近年来,宁阳烈士陵园认真贯彻《英雄烈士保护法》《烈士褒扬条例》,按照省、市要求,扎实做好纪念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保护,充分发挥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打造了新时代烈士陵园红色教育服务品牌。宁阳烈士陵园先后被命名为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泰安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泰安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和泰安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地等。
坚持“四个到位”抓提升
思想认识到位。烈士陵园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责任。管理好、保护好、使用好、发展好纪念设施,更好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是陵园的使命担当。作为2015年建成使用,2018年底转隶到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宁阳烈士陵园,深知在历史底蕴、褒扬理念、文化传承、作用发挥上尚有不少欠缺和不足,需要不甘平庸,奋起直追,加快提升步伐。
管理制度到位。在学习借鉴外地管理服务的基础上,宁阳烈士陵园充实完善值班巡查、物业管理、讲解服务、参观接待、亲属祭扫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陵园管理有章可循,服务质量提升显著。特别是将陵园安全、消防、保洁、绿化等工作通过与物业公司签订合同,实行托管,管理服务走向了专业化和规范化道路。
人员配备到位。宁阳县设立了副科级规格、全额事业性质的烈士陵园管理中心,工作经费全额列入财政预算,安排正式编制4人,第三方招聘讲解员2人,打造全员能讲、全员能写的专业化褒扬工作团队。
宣传教育到位。园区安装了规范的标识牌,大大方便了群众瞻仰游览。LED显示屏和宣传栏定期更换褒扬纪念信息,滚动播放英烈文化,陵园形成了浓厚的英烈文化环境。
围绕“三个加强”促发展
加强设施建设,打造红色基地。坚持规划先行。转隶伊始,宁阳烈士陵园就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多次论证,谋划了展陈改造、智慧陵园、绿化提升、书画展厅、英雄雕像、纪念碑亭等12项任务清单,明确了清晰的发展思路。省、市五年建设规划通知下发后,做到及时上报、时时跟进。实施绿化提升。宁阳烈士陵园积极协调县城市管护中心开展陵园绿化苗木补栽。2020年栽植桂花、华山松、红叶石楠、法桐等大型树木150多株。建设智慧陵园。宁阳烈士陵园争取省级专项资金50万元,于2020年底开发了烈士陵园智慧云系统,包括线下大屏端、线上电脑端、手机端三大平台,具有网上祭扫、智慧宣教、智能导览三大功能,拓展了红色文化宣传的广度,提升了红色文化学习的深度。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聘请专业老师对职工开展文明礼仪、业务技能培训。宁阳烈士陵园先后组织干部职工到中共一大旧址纪念馆、龙华烈士陵园、华东烈士陵园参观学习,多次参加讲解员培训班。通过学习,极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陵园对园内职工实行统一着装挂牌上岗,模范遵守文明接待规范,树立了陵园良好形象。陵园编写了多个版本的讲解词,根据不同类别的参观人员“因人施讲”,提高了讲解的针对性和知识性,满足了不同类型参观者的需求。
加强主题教育,丰富活动内涵。积极推树宁阳县烈士朱蓂阶、许国以及泰宁边区人民自治委员会旧址等抗战英烈人物和纪念设施。积极参加“红动齐鲁”红色故事讲解大赛,两人荣获省级金牌志愿组讲解员和市级金牌专业组讲解员称号。积极开展网上祭英烈主题教育活动,发布网祭英烈链接,大力引导网上祭奠,先后有3万多人进行网上献花。疫情期间,宁阳烈士陵园组织工作人员代亲属祭扫烈士墓,向每位烈士敬献鲜花。大力推进英烈文化“六进”活动,以“学党史、崇英雄、守初心、担使命 ”为主题,以进学校为重点,会同教体部门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制作烈士事迹展板20块,编制英烈事迹课件,开展英烈文化进校园20多次,上英烈事迹专题报告会60课时。
抓住“三个重点”求突破
积极争取资金。向县政府争取。向县政府书面报送资金申请报告的同时,协调组织县领导到陵园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向省、市争取。2020年省厅拨付陵园维护改造专项资金50万元,申请退役飞机1架、退役坦克2辆、退役步兵战车2辆。发挥社会力量。争取爱国华侨鹿强、安莉芳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鹿群二人为陵园捐赠10万元,用于烈士陵园提质改造。
积极主动服务。开展烈士寻亲服务。安排专人收集寻亲信息,加强与社会公益组织联系,建立烈士寻亲档案信息,工作坚持不怕麻烦、不拒绝、不推脱的原则。2019年以来,登记寻亲信息50多条,帮助2名亲属找到烈士遗骸并迁入陵园,利用DNA技术帮助金马村无名烈士找到了回家的路。开展烈士迁葬服务。对有迁葬意愿的烈士亲属提供尊崇周到服务,实行免费安排车辆、免费配备骨灰盒,报销人工和差旅费,举行烈士安葬仪式等措施,烈属交口称赞。开展烈士祭扫服务。陵园设置了接待中心,安排专人免费提供茶水、参观讲解服务,方便群众瞻仰祭扫。
积极对外联动。宁阳烈士陵园先后与县委党校等单位合作,在陵园设立红色教育教学基地;与复圣中学、葛石中心小学等12个中小学校合作,签订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共建协议,设立研学实践基地;与县文明办、爱心公益组织联系,建立志愿者服务制度,设立志愿者服务点,定期开展志愿服务。
(通讯员 陈卫国)
返回大众网·泰安首页>>初审编辑:栾晓磊
责任编辑:王培松
12月11日以来有云南昆明旅居史、12月20日以来有陕西渭南旅居史的来泰返泰人员,以及与各地公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行动轨迹有交集的来泰返泰人员,请务必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村)、工作单位、酒店报备,并配合执行疫情排查、核酸检测、医学观察等防控措施。[详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泰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决定自12月27日18时起至12月31日24时止,对国四及以下重型货车、渣土运输车实施临时限行措施。[详细]
元旦、春节将至,为进一步发挥警示教育作用,泰安市纪委公开曝光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详细]
近年来,泰安市财政局借力信息技术手段,逐步拓展电子行政监管方式和渠道,持续推进政府采购项目监管全流程电子化。[详细]
23日,省委、市委对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主要领导职务进行了调整。[详细]
日前,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关于公布第一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名单的通知》,确定济南市钢城区辛庄街道石湾子村等50个村为第一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