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 星期四

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山东高校农村专项自招计划出炉 52个困难县招750人

2014-06-06 09:00:00 作者:我来说说  来源:齐鲁网
据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今年山东有1.5万符合在山东参加高考的异地户籍考生,最终有9536人报名,占近三分之二的比例。”  除了山东建筑大学外,山东科技大学投放100个农村计划,青岛科技大学投放56个、青岛理工大学投放39个、山东理工大学投放51个、山东农业大学投放80个、山东中医药大学投放14个、青岛大学有96个、济南大学有31个、山东财经大学有67个、山东师范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各有100个农村计划。

      齐鲁网6月6日讯明天就要高考了,今年山东高考和去年相比有不小变化,这些变化会给考生带来哪些影响呢?

      取消基本能力测试 对农村孩子相对公平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早安山东》报道,山东夏季高考科目采用“3+综合”模式,与去年相比,今年山东高考去掉了基本能力考试,这让不少考生感到遗憾。济南七中学生杨洪新说,“因为去年的基本能力我也看了,很简单,做起来很舒服,50分基本上没问题,可是把这50分加到理综上面就很困难,理综只是加分不加量,题比较难。”

      2007年山东高考改革增加了基本能力科目测试,考试时间由两天变为两天半。它的存在一直备受争议,由于基本能力考试涵盖“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人文与社会、科学”六个学习领域,很多人将其称为“杂科”,让不少考生头疼,最主要的是复习压力增加了不少。其次,基本能力考试一开始,便被质疑拉大城乡考生的距离,因为这项考试对于成长环境相对较优的城市孩子有利,而对农村孩子来说是个软肋。济南七中教师周博表示,“取消了基本能力考试,也就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吧,可能对农村的孩子更公平一些。”

      山东异地高考人数近万

      今年是山东首次允许异地高考,符合条件的外地户籍考生可以在山东参加高考,这项政策让不少外省考生松了一口气。

      在淄博市第十一中学,高三7班的崔哲已经为高考做好了准备,户籍在河南的他,和学校另外三名外地户籍考生,今年一起报考了2014山东普通高校招生考试。

      据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今年山东有1.5万符合在山东参加高考的异地户籍考生,最终有9536人报名,占近三分之二的比例。

      根据山东高考改革方案,从2014年起,取消“济青线”,济南青岛两市20分的单列优惠将不存在,这也为异地高考政策的实行扫清了障碍,保证高考招生的公平公正。山东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志业说,“从解除一些群体和家庭现实困难,以及在社会教育公平上来讲,今年山东的这项改革是很有意义的。”

      农村考生专项招生 面向52个困难县招750人

      今年高考录取,山东将安排一定比例的定向招生名额,给52个财政困难县的农村籍学生,对于这些地方的考生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从2013年开始,教育部部属高校开始设立农村考生专项招生计划,2014年这一计划扩大到地方重点高校,山东将安排在本科一批有招生任务的省属高校,单列2%的招生计划,共750人,面向我省52个省财政困难县实行定向招生。山东建筑大学在一本招生的三个专业计划中,安排了16个名额给这部分考生。山东建筑大学招生办主任郭念峰说,“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5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5人,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是6人,52个贫困县的农村户籍考生多了一次在本科一批录取的机会, 因为他既可以报考本科一批的普通计划,也可以报考地方农村专项机会,增加了一次机会。”

      除了山东建筑大学外,山东科技大学投放100个农村计划,青岛科技大学投放56个、青岛理工大学投放39个、山东理工大学投放51个、山东农业大学投放80个、山东中医药大学投放14个、青岛大学有96个、济南大学有31个、山东财经大学有67个、山东师范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各有100个农村计划。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聂艳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