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限迁已经得到国家反垄断部门的重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希望将该项列入其中。”肖政三强调,如此才能让不发达地区享受到汽车带来的便捷。也是以另一种形式实现“先富帮后富”。
税费改革迫在眉睫
其次,是对二手车在税收上的挤压,多年过去,二手车在税费上没有等到像新车“购置税减半”这样的利好政策出台。
按现行税收政策,正规二手车经营公司要按车辆成交价固定值缴纳增值税,例如成交价的4%或2%缴纳。以一辆二手车10万元成交,按2%缴税为例,就要增加2000元成本。
有调查显示,经纪公司和个体交易者只需向市场开办方缴纳每次几百元的开票费用,也可开具二手车交易发票,办理过户。由于税收成本相去甚远,目前部分二手车在实际交易过程中,也利用旧车交易市场进行开票。
同时,由于在征税方面,经纪公司和经营公司规定不同,导致国内二手车市场以经纪公司为主体,很多二手车交易成了“一锤子买卖”。
这就出现了“只开票,不服务”的问题,增加了消费者对二手车交易的不信任,对二手车市场的长远和健康发展极其不利。沈荣告诉笔者,现在提交到财政部的二手车税收改革方案有两套,一是按照服务业标准,另一套则是按照增值部分收17%的增值税。
“不管税制怎样改革,发票谁来开,表面上是税收问题,防止国家财政损失;其实是鼓励大的二手车经销商涌现,最终规范、改善行业混乱现象,促进中国二手车行业健康发展,长远来看将拉动中国经济。”
第三,2015年10月,中国出台了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也让本想买二手车的消费者,转而买小排量车代步或是作为第一辆车。在他们看来,新车更有保障。限迁趋紧和新车税收鼓励政策出台后,过去比较活跃的二手车地区交易受打击。
此外,诚信问题和部分中国消费者的观念也是掣肘二手车快速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正如前文提到,二手车商只要卖出汽车,就不再对产品负责。消费者处在信息不对称的弱势一方,只得自甘被动。这反映在新闻报道中,二手车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幸运的是,包括车企和电商,甚至资本市场,都越来越看好中国未来的二手车市场,纷纷布局这一逐渐兴起的领域。例如:优信二手车、瓜子二手车等正在加大宣传推广,让人们像对新车一样熟悉二手车。
然而,限迁、税收和管理混乱以及信用、服务等问题,今后仍将制约中国二手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正如前文肖政三所提到的,不是从业者不努力,实在是这一行业存在政策和管理的缺失。“只有二手车发展好了,未来才能真正地拉动新车销售。”
实际上,相比美国二手车和新车交易比例能达到3比1,进而带动新车销售;“跑步”进入汽车社会的中国,这一比例为1比2.5,二手车没有起 到促进新车销售的效果,反而被视做“万恶之源”。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新车产销已经双双接近2500万辆,在刺激政策的影响下,却同比仅增长不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