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库存 汽车品牌管理思路亟待调整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去库存直指房地产,也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化解房地产库存。对汽车行业而言,库存高企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1月,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40,环比上升9%。
“汽车产业的库存高企,根本上是《汽车品牌管理办法》给予整车企业的特权造成的,车企为了冲击销量、化解 产能,往往采用压库的形式,造成了经销商的库存压力,这是一种不健康、不合理的产业发展模式,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既有的汽车流通、销售体系。”王晓明透露, 商务部正在积极筹备出台新的汽车品牌管理办法,新办法预计将免除车企压库特权,改变特权经销的机制,给经销商更多自主权。“新的管理办法有望在2016年 实施,将对汽车行业去库存、增强市场竞争活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王晓明说。
■降成本 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进入新常态的汽车工业,一方面面临高增长的盈利能力下降,需要新的盈利能力出现;一方面面临品牌溢价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双重任务背后将带来降成本的需求。”王晓明表示。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服务。要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进一步正税清费,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研究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等。
“总体而言,汽车行业是受管制最严格的行业之一,无论是投资准入,还是产品和市场都有很多严格的限制,在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业发展,也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营管理成本。”王晓明认为,“未来,我们要积极寻求去管制、放松管控的管理思路,给企业更多的自由竞争 权,让市场主体积极发挥作用,提升市场活力。”
■补短板 汽车工业要迎头赶上
“在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补足过去发展中的短板,才能真正推动结构调整,否则,短板发展跟不上,结构调 整也就成了空谈。”王晓明说。补短板正是汽车行业面临的迫切任务。“‘大而不强’是我国汽车工业老生常谈的问题,芯片、汽车电子和变速器、发动机等汽车核 心零部件方面我们存在严重不足,一些密封件、新材料等还只能依赖于进口,这些是我们在结构调整中必须要弥补的短板。”王晓明认为,补过去短板的同时,也要 预防新短板的出现。“智能网联等新技术的兴起,需要国家从战略层面提出规划,做好技术储备和长远的发展规划,才能跟上世界先进技术的发展步伐,避免出现新 的短板。”王晓明说。
“在此次结构性调整过程中,去除落后产能,补足短板,是关乎汽车行业成败的两端。去除落后产能,可以帮助 汽车行业甩掉包袱,轻装前行;补足短板,才能迎头赶上,为创新发展提供基础。”刘瑞认为,当前,补足短板尤其要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下足功夫,切不可重走传 统汽车过度依赖技术引进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