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9升,2016年6.7升的目标,我们肯定能超过。” 针对从1月1日起实施的第四阶段燃油限值标准,1月3日,上汽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捷能公司总经理朱军透露,上汽在今年产销1.2万辆的新能源汽车基础上,明年计划产销近3万辆,这将使得上汽乘用车的平均油耗大幅降低。
除了上汽,包括吉利、江淮、北汽、奇瑞在内的自主车企和上汽系的合资车企,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实现第四阶段燃油限值标准没有问题。
“目前虽然在排放技术上,跨国车企领先自主品牌,不过,自主车企只要踏准方向,并持之以恒地朝着既定目标努力,新的排放法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吉利研究院院长冯擎峰说。
现在,包括上汽在内的自主车企,瞄向的红线实际上不是百公里6.9升油耗,而是2020年的百公里5升油耗。它们试图打造不依赖补贴也有竞争力的产品,为未来赢得竞争力做准备。
车企备战5升红线
当前,无论是自主车企还是合资车企,都在加紧备战2020年百公里油耗5升红线。根据政策要求,到2020年,乘用车行业燃油限值要从2015年的6.9L/百公里降至5.0L/百公里,年均降幅达6.2%左右。
之前工信部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考虑到企业降耗任务较重,所以为企业设定了每年油耗达标值,目标由松至紧。从2015年到2020年,工信部为当年生产乘用车设立的平均油耗目标分别为百公里6.9升、6.7升、6.4升、6升、5.5升和5升。
尽管2016年的行业燃油消耗目标仅比2015年降低了0.2升,但对于不少车企来说,任务相当紧迫。
除了企业平均油耗限值,还有个考量标准是排放极限值。企业生产的车型,超过排放极限值,就不能销售。即便企业销售排放极限以下的车型,也要通过低于平均燃油限值的车型来平衡。
“越 往下越难。”朱军说,目前主流车型正常行驶工况下,大部分都是每百公里油耗9到10升左右。现在,中国的消费者,喜欢SUV,这就意味着,光靠传统发动 机,越往下,越是不可能实现,特别是5升红线,除非仅生产A0级甚至比A0级还要小的车型,才有可能在理想的工况下达标。
如以生产微车见长的上汽通用五菱,2015年实现百公里平均油耗6.85升,大大低于其预期的7.16升。而北汽集团依靠威旺306和绅宝小E也大大拉低了企业平均油耗。
除了生产小型车,车企们也开始在动力技术上下功夫。比如,上汽集团的“蓝芯”技术,通过缸内直喷涡轮增压技术,直接把中级车油耗带入6升以内。在规划上,上汽还将在2017年推出自主开发的新一代小排量发动机SGE 1.5T,相比现在的SGE 1.5T油耗下降7%,百公里油耗仅为5.0升。
不过,传统动力的提升是有限的。面对严格的油耗限值要求,发展新能源汽车几乎成为车企们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