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多家汽车集团相继发布“十三五”规划,在自主业务提升、出口和海外市场等领域树立新目标。12月16日,华晨汽车提出未来5年计划大踏步“走出去”,加速海外建厂,初步完成海外市场布局。
今年以来,我国海外建厂的企业不在少数。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今年吉利、长城、北汽、广汽等多个企业均在海外开建新厂。此前长安、东风也亮出了未来多年的海外扩张计划。
此外,《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多项政策也对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国门提出了新要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曾透露,2020年我国汽车出口包括当地生产总量计划要达到300万辆。
实际上,近年来中国车企的海外战略正在遭遇挑战。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整车出口规模正在下滑,海外的汽车厂销售情况也不乐观,这主要是因为目标出口国经济下行所致。”
今年出口下滑明显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自2012年我国整车出口达到高点后,便不断走低。今年前11个月,我国汽车出口量达66.28万辆,比去年同期下降18.2%。其中乘用车出口39.21万辆,同比下降18%;商用车出口27.07万辆,同比下降18.5%。
一位行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整车出口持续下滑,原因很多,而主要原因是目标出口国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
据彭博社消息,由于经济和政治的影响,2015年巴西汽车销量将剧减130万辆。这一数据相当于墨西哥全年的新车销量。较早在巴西建厂的奇瑞汽车,今年在巴西市场的产能利用率不足10%。
上述负责人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进一步解释称,由于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下滑,导致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国家如巴西、俄罗斯等经济下行,他们为了保护本国汽车产业,也在利用关税等贸易壁垒阻碍我国整车出口。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汇率也出现下行态势,这都对整车出口带来影响。
据俄罗斯经济与生活网站12月18日报道,有专家预计,今年由于经济萎缩,俄罗斯汽车销量将下降34%,下降到170万辆。受此影响,今年前9月力帆、吉利、长城在俄罗斯的销量分别为8890辆、8107辆、2979辆,同比分别下滑44%、38%和75%。
“巴西、俄罗斯等国家经济震荡,不仅影响了整车的出口,在当地设厂的中国车企的销量也受到影响。”崔东树表示。
车企海外建厂提速
虽然我国汽车的“出海”战略遭遇挑战,但是在政策的要求和利好刺激下,目前各家汽车品牌的海外建厂步伐并没有减缓。
近日,华晨汽车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十三五”末期,确保实现整车产销150万辆,同时在“非洲、西亚、中南美洲、东欧”等地建成海外生产基地,初步实现出口占整车销售20%以上的目标,其中海外基地生产占出口整车的比例要达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