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 星期六

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汽车

逐渐成熟的自主品牌车企应更专注

2014-03-17 09:08:00 作者:何立军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逐渐成熟的自主品牌车企应更专注

      吉利2014款GX7的上市宣告其回归“一个吉利”品牌的开始。和奇瑞、比亚迪等车企相似,吉利对多品牌战略也是力不从心,经过几年的尝试,多品牌战略不仅未能达到提升品牌的作用,还分散了有限的资源,或多或少拖累了企业发展。

      无独有偶,有消息称长城汽车将压缩轿车以增加SUV产量,其“聚焦”意图更加明显。

      无论是抛弃,还是压缩“非主流”产品产能,都可以看作是自主品牌车企业成熟的标志。在整体实力较弱和市场认可度不够高的前提下,只有“好钢用在刀刃上”才能更有效果。虽然多品牌战略或者全车系发展可以分散不可预期的风险,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自主品牌车企对未来的评估应是心里有数的,而且在资金等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全面开花很难达到预期,更大的可能是鸡飞蛋打。

      回顾自主品牌车企这些年的发展,可以很明显地发现,这些年,自主品牌车企就像一个懵懂少年,左冲右突但缺少理念,更缺少规划;产品投入也是如此,随意性很大,频繁的试错导致同属性的产品过多,左右互搏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实这也不难理解,这是自主品牌车企在成长期必须付出的代价,只不过这个成长期不要人为地延长。

      当下,自主品牌车企较之前成熟了许多,这点可以从产品品质明显感觉出来,雷人的产品几乎消失,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其中首要的是管理者要转变观念,无论是企业战略、产品投放,还是产能布局,都应结合当下企业自身特点,突出自己的优势,譬如比亚迪致力于电动汽车,长城汽车专注于SUV。同时,也应抛弃以往天马行空的思维观念。

      在上述转变的过程中,人是主体,引进人才是自主品牌车企成长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同样要避免贪多嚼不烂的情况发生。人多力量大没错,但同时如何用好人才更为关键,当前自主品牌车企还很缺乏人才管理经验,引进合适的人才比所谓的大腕更合适。

      好的理念和适合的人才是推出好产品的基础,自主品牌车企最缺乏的就是能走量的车型——在避免推出雷人车型的前提下,应逐渐走精品路线;在性价比占优势的前提下,推出整体品质过关的产品。这其中,应紧跟社会潮流,推出与当下合拍的产品,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方面更要与IT行业合作,“多多益善”虽有点夸张,但起码要与合资品牌同步,电子信息技术不但可以提升产品整体性能,还可以营造更多卖点以迎合80后、90后的消费者。营销和产品研发方面同样要具有更多的互联网思维。

      当然,成熟的自主品牌车企最应具有的是更多约束力、更多的专注,在产能提升、产品投放、企业扩张等方面要把握适当的度,虽然这个度没办法量化,但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相信自主品牌车企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量体裁衣要好过盲目冒进。□何立军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泰安刘洋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