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首页泰安新闻

山东省东平县:帮留守老人抱团“向幸福前进”

2015-12-02 16:39:00 作者: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今年10月中旬,赵德健单县老家的村领导来东平取经。民政局干部带单县来的客人参观了近十家幸福院,其中有将村幸福院与村“两委”办公室、文化广场、卫生室、幼儿园建在一起的,也有利用闲置的校舍进行装修改造的,还有有利用村中空闲场地单独选址新建的。

      东平县幸福院建设、运行资金主要来自村级自筹,各个行政村量力而行。像尚流泽村筹到的130余万元,就有村集体自筹、个体工商户捐赠、子女自愿捐助等多种方式。但政府也会给予一定额度的补贴。为保证拨给幸福院的资金能够得到有效利用,东平县采取了“以奖代补”的方法。

      “按人头不按床位。”李子武说,如果只是修几间房,放几张床,那不算数。在幸福院进入运行阶段时,民政局会根据老人的实际入住情况、幸福院的卫生、消防状况等将资金按不同层次以奖励的形式下发。东平县财政还会对幸福院运行中的水电暖等公共费用,按每人每年1200元补贴。

      “总之,村里要先靠自己的力量把幸福院建起来,先运行起来。现在国家很重视民生投入,但不能一开始就想着要钱,要先做事。”李子武说。

      幸福院,尽量都建在村里最好的位置。东平县民政局社会福利科科长程丽丽介绍,东平“生命力强”的幸福院都与村“两委”、与文化广场建在一起。

      “如果靠近文化广场就更好,平时不住幸福院的老人白天也能到这里遛弯、打牌、下棋,发挥幸福院日间照料和休闲娱乐的作用。”李子武说。

      从23个试点村到今天302个幸福院,东平县建设幸福院也经历过摸爬滚打。

      刚开始,有些村干部担心入住床位上一碗水端不平,会引发邻里矛盾,给自己添麻烦,对建幸福院不太积极。部分老人也由于传统观念不愿入住幸福院,子女更担心把老人送到幸福院会被旁人闲话,落下“不孝顺”的名声。

      但随着东平县幸福院建设的开展,越来越多的老人发现,子女把自己送到幸福院才是真孝顺。后魏雪村支部书记郑昌华对记者说:“一开始没人愿意来,我先让我老爷子入院,村会计86岁的母亲也一块来,几个月过去只进来6个老人。现在可不一样了!中秋节,孩子们来接都不走。我说,回家吃了饭再回来,照样不走。没住进来的找到我说,你不能光让他们进去,咱们循环循环。现在还有十几个人排着号。”

      “我看幸福院先救活了他,又救活了她。我就和老伴儿赶紧来了。”79岁的刘传举指着陈兆信和李桂苓说。

      每天一大早,刘传举就拿起扫帚把小高庄村幸福院门前的文化广场以及两侧的街道扫得干干净净,成为小高庄村幸福院的模范标兵。他对记者说:“如果不是这里建了幸福院,今天你会来这个风都刮不到的村子吗?”

      最感激的陈月会说:“在我看,这就是共产主义。”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大多数建了幸福院的村子,干群关系都得到了改善,基层组织得到巩固加强。这是个重要收获。”赵德健说。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赵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