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投递员徐西国
交接特快邮件
齐鲁晚报讯(通讯员 崔鹏森 张莉莉) 3月4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公布了第一批50个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50名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山东省邮政公司泰安市分公司下港邮电支局投递员徐西国名列其中,成为邮政系统唯一获此荣誉的个人。
徐西国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邮政投递员,他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群众观点,把邮政投递岗位作为学习践行雷锋精神的平台,把让客户满意作为自己的第一目标和最大追求,恪尽职守、牢记宗旨、爱岗奉献,在平凡的乡邮路上辛勤耕耘了25个春秋。25年的乡邮路,他所做的每一件事虽然平凡又普通,却处处折射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被“中国邮政报”、“大众日报”、“山东邮电报”、“泰安日报”等各级媒体进行报道;同时,还被“山东电视台”、“泰安电视台”拍摄成专题片加以宣传。他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大都认为邮递员的工作很单一,无非就是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为人们送来信件和报纸……可徐西国所在的下港乡,是一个版图面积155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182个自然村、531个居民点的纯山乡。境内拥有大小山峰200余座,全乡1.1万户、4.2万村民就象繁星一样点缀在大山深处的沟壑之中。这就意味着要在崇山峻岭的环绕里,每天要把邮件及时送到村民手中是何等的紧张和繁忙。就是这样,他都坚持每天义无返顾地重复同样的动作,丈量天成不变的路径,蹚过潺潺溪流,走过蜿蜒崎岖的山路已是家常便饭,就连布满乱石杂草的河床也都变成了他的“邮路”,但他无怨无悔,一干就是25年。
历尽艰辛将邮件送入收件人手中 只为一份责任
刚参加工作时,徐西国骑着自行车,背着邮件包,到处去送邮件,有时候为了把一封信件能及时送到居住偏僻山顶的住户家中,往往要在山路上环绕好几圈,才能迂回地走到山顶。“扛着自行车翻山沟、攀山梁是常有的事”。徐西国说,有些山上根本就没有路,只能蹚着酸枣树和荆棵往前走,腿上扎满了刺、胳膊刮出了血口子是常事。最让人沮丧的事情,就是找到收件人家后发现家中无人。徐西国知道户主到邻近山岭上去干农活了,就站在山顶对着四周的山头,用双手合成喇叭筒,大声呼喊着收件人的名字……
记得在1998年以前,运送邮件的专车还不能直达下港乡的邮局驻地,徐西国的重任之一就是每天中午12点半准时出发,骑自行车走30多华里到另外一个镇上接送“专车”,把“出口”的邮件带出去,再把“进口”的报刊、邮件驮回来。如果邮车晚点,等他返回邮局的时候已经是万家灯火、满天星斗了。有一次接站取了邮件后,刚走到半路上爬坡处,由于驮回的包裹重,导致自行车链条难以承受超载运行断成两截,而此时已经天近傍黑了,徐西国只好推着自行车步行10多公里回到邮局,当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看到还未吃晚饭的妻子和女儿仍在等他时,辛酸的泪花旋转了几遭又被收了回去,哽咽地说:“也真是难为你们娘俩了”,他知道妻子是理解他。
就是这样,无论是电闪雷鸣、酷暑难耐的盛夏,还是寒风刺骨、飞雪交加的严冬,徐西国坚持每天准时出发,往返在这条下港与外界通联的道路上。因为有铁的规定,接邮车必须是人等车而不是车等人,每天他都是提前两个小时出发,做着最坏的打算,既便是出现自行车坏了的情况,步行到达接站点也不会误点。他深知,自己肩负的是全乡4万多人的重托,承载的是下港与外界联通的“桥梁”。在前前后后接站的10年间,他从未因父亲住院、女儿生病等家庭原因出现晚点和误事。一年365天,他要往返364次,只有大年初一这一天是他的休息日。一直到邮车直达下港后,这才结束了徐西国“马路天使”的穿梭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