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27日,泰安市岱岳区工商分局、岱岳区山口镇政府、山口工商所、东碾疃村村委共同签订了一份长达13年的“爱心合同”。合同约定由工商所工作人员资助东碾疃村一对孤儿姐妹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一直到2018年妹妹18岁。转眼间,已经过去了近10年,这早已不是简单的一纸合同,而是一份爱心和责任的接力,映射的是红盾情,传递的是正能量。
□ 本报记者 姜言明
本报通讯员 龚继岳
“工商妈妈”真情呵护
泰山脚下的岱岳区山口镇东碾疃村。
2005年的2月2日,农历腊月二十四,年的味道渐浓。而在一个特殊的家庭里,祖孙三人却以泪洗面。窗子上破旧的塑料布遮挡不住料峭的寒风,还穿着单薄衣服的小姐妹俩,似乎忘记了寒冷。那时姐姐张青9岁,妹妹张秀5岁,母亲5年前去世,不久前父亲又因车祸撒手西归,年近60的奶奶常年有病,整个家庭陷入了绝境。
村委将情况上报镇里后,全镇开展了爱心捐款。时任山口工商所所长的李军,动员全所11名干部职工资助他们。据李军回忆:当带着1200元现金和年货走进这个家庭,看到这一凄凉境况时,鼻子一酸,泪就出来了。回到所里,李军通过征求大家的意见,决定全所人员按月按人出资,长期资助姐妹俩,直至长大成人。
2005年4月27日,是两姐妹终生难忘的一个日子。在泰安市岱岳区工商分局、山口镇政府、山口工商所、东碾疃村委以及奶奶张清芳的见证下,5方签订了长达13年的爱心合同。合同约定由工商所工作人员每人每年400元(后来增加到500元),用于姐妹俩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一直到2018年妹妹张秀18岁成人。救助金采取专户、专账、专人管理。
除了正常的资助外,所里的同志经常到姊妹俩家走访,问寒问暖。每到六一儿童节,两姐妹的生日,她们都会收到称心的礼物。所里的康艳慧、冯秀芹两位女同志,像照顾自己的女儿一样呵护着她们。张秀从小身体较弱,经常感冒发烧。2009年5月,张秀全身长疮,且高烧不退。两位女同志带她前往医院治疗,在病床前喂饭、洗衣,直到一周后症状消失。张青去探望妹妹,医生说,你妈和你姨一周还没吃一顿热乎饭,睡过一个囫囵觉,如果不是她们的精心照顾,这疮好不了这么快。说完,医生见张青先摇头后又点头,这才知道两位女同志是姐妹俩的“工商妈妈”。
姐姐不要手机了
2008年5月,张岱群接任李军成为所长。他在全面了解所里的基本情况后,第一件事就是来到张青家里,在爱心合同上郑重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接过了这沉甸甸的爱心接力棒。
在接下来的一年多里,张岱群觉得,资助的目的是为了姐妹俩的生活和学习,为了他们的未来,应该让她们到更好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
通过多方协调,在民政部门的支持下,2009年7月,姐妹俩住进泰安市儿童福利院后,分别安排在温泉路小学、泰安民族中学读书。
“刘所长,你在老大身上多费点心吧。”2011年3月,作为第三任所长上任时,按惯例续签完爱心合同后,刘军至今忘不了张清芳老人那期盼的眼神。当年,15岁的张青已是一名高中生,正值青春期,加之受社会影响,头发这周拉直后,下周又梳向一边,还提出要一部手机……面对这一情况,刘军考虑女孩子大了,爱美了,也属正常,但在与学校沟通时,老师说张青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这才掂出老人话语的份量。
康艳慧的女儿跟张青年龄相仿,冯秀芹是老师出身,三人商量一番,周末,把姐妹俩接回了山口。中午,姊妹俩到所里的小餐厅吃饭。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桌子肉鱼,十分丰盛。小张秀很快吃完就做作业去了,张青却迟迟不动筷。当刘军看到张青眼圈发红时,还一个劲地让她,吃吧,这是咱自己掏钱买的,多吃点。
“叔叔、阿姨,对不起。我知道你们的工资并不高,手机我不要了,能原谅我吗?”看到张青泪珠往下掉,冯秀芹用餐巾纸擦去张青的泪水,拉着她的手说:“闺女,爱美说明你长大了,可咱不能耽误学习。我们的工资是不高,可这些年来,不管是调走了的,还是在任的,都一直跟你保持联系,就是让你跟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至于手机,你刘叔已经给你买好了。”
每每想起这个情节,刘军都十分感慨:“虽然不是姐妹俩的亲生父母,但更要教育她们成人、成才,这是责任更是压力。大家既然接过这份责任,就应该担当。”
就因这份担当,这个爱心团队已经由当初的11人增加到现在的20多人,大家累计付出工资6万多元。就因这份担当,李军、张岱群、高忠、公延锋、曹忠梅等一批又一批工商干部,虽然离开了山口,但仍有一份牵挂留在这里。除了平时短信询问俩姐妹的学习情况,就是每年元旦之前准时把“爱心”汇来。
“回望这些年来的工作历程,不能不提‘爱心合同’,这个团队固然扶持了姐妹俩的成长,但同时她们也成就了我们。”刘军深有感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