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西北地区的沙尘席卷而来。11月26日,甘肃张掖市空气中的PM10峰值超过4000微克/立方米,全城“飞沙走石”。11月27日,这股携带沙尘的冷空气掠过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北京、天津、河北的大气污染在28日出现明显缓解,但是河南北部、山东西北部的污染尚未被有效清除。到30日早8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10小时浓度的最高值为494微克/立方米,北京PM10小时浓度最高值为202微克/立方米。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表示,河南北部、山东西北部累积的污染物尚未完全清除,再叠加区域内趋于不利的扩散条件,新一轮重污染过程又接踵而至。
进入11月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已经出现了四次重污染天气过程,今年秋冬重污染为何如此频繁?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冬季,我国西北地区如果没有下雪,一旦有大风,就容易形成沙尘或浮尘天气,并随风南下。“尽管我国冬季的沙尘天气不如春季频繁,但也不罕见,沙尘叠加工业、供暖排放的污染,雾霾情况愈发严重。”
我国经历了下半年以来影响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雾霾天气过程。央视天气预报主持人许志伟在CCTV1《晚间新闻》节目中介绍:11月底的这轮雾霾天气前后持续了将近十天。从范围上来说,是横跨南北,前后影响到将近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波及人口大约4亿多人。
“江苏安徽一带还出现过强浓雾甚至特强浓雾,南京淮安等地都出现过能见度不足50米的状况。大雾连续时间之长,也非常罕见,比如说,南京连续7天遭遇大雾,打破了当地连续大雾日数的纪录!”CCTV1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天气主播许志伟表示:高湿、静稳、逆温等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这轮雾霾天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冷空气的缺席:停滞不前的气团、潮湿的空气和逆温,成为雾霾滋生的温床”。
央视专家型气象主持人许志伟进一步科普了“逆温”的概念:正常大气层是越往上气温越低的,正常情况下,炊烟袅袅升起,污染物从低空向高空扩散。但有时在离地面三五百米的高度,会出现一层较温暖的大气层,近地面气温反而更低,这样一个逆温层,就像是一个透明的玻璃盖一样扣在城市上空,阻碍了大气的垂直对流,使得污染物难以向高空扩散。这样的逆温僵局,要靠冷空气来打破。
雾霾天气逐渐终结,北方有沙尘天气。据央视综合频道天气分析主持人许志伟介绍:12月3日,较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带来大范围的大风降温天气,同时,3日在江淮江南一带会出现大范围的降雨,在大风的吹搅和雨水的沉降作用下,3日白天开始,雾霾会逐步消散。但受大风传输影响,3日,包括北京在内的北方不少地方会有扬沙或浮尘天气。
79个城市发布预警 并启动应急措施。为应对本次重污染天气,截至11月30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共有5个城市发布了红色预警、73个城市发布了橙色预警、1个城市发布了黄色预警,并启动相应应急管控措施。
在11月3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说,重污染天气的过程确实和气象因素有关,大雾和沙尘天气都加重了重污染的程度。“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们大气污染治理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还不太稳定,遇到气象条件不利时还有波动和反复。就像一个人在大病初愈后,稍遇风寒就可能感冒咳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仍然任重道远,还处在攻坚克难、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
重污染来了,公众如何做好健康防护?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建议: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尽量减少开窗通风时间。一般人群减少或避免户外活动;室外工作、执勤、作业、活动等人员可以采取佩戴口罩、缩短户外工作时间等必要的防护措施。已安装空气净化装置的幼儿园、中小学和企事业单位等,及时开启空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