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栾晓磊
责任编辑:孔维飞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郝晓华 通讯员 周中原 肥城报道
站北头村,位于肥城市南部,安临站镇驻地。全村2567人,其中党员87名、村“两委”干部8名;耕地面积2684亩,山林面积500余亩。作为拆迁安置村,站北头村融合安临站镇前马、后马、陈庄、南虎、西虎、王台、张洼、葛台、站北九个行政村人口,流转2600余亩土地,于2019年8月成立由站北头社区党总支领办的肥城市安临站镇站北头现代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21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80万元,该村先后获得省级文明社区、省级卫生村、省级优秀交通安全村、“泰山先锋”、肥城市2020年度“强村固基”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肥城市安临站镇站北头现代农业合作社外貌。(刘伟 供图)
聚人心 发挥党建引领
发挥支部引领作用。站北头村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扎实开展过硬支部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推进思想引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汇报等制度,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建立党员、群众代表议事机制,实行村组干部“坐班制”,及时掌握百姓诉求,解决实际困难,汇聚人心共谋发展。强化党员示范带动。开展党员星级评定活动,践行“一句话承诺”,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凝聚党群发展向心力。通过佩戴党徽、悬挂共产党员户、设立党员示范岗、公示党员联户牌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激活了该村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红色引擎”作用。
虎门小米大丰收。(刘伟 供图)
农民玉米大丰收。(刘伟 供图)
兴产业 激活发展动能
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站北头村依托虎门小米的种植优势,村“两委”坚持小米产业集中连片发展,与山东农业大学、泰安市农科院等单位保持合作关系,建成规模化千亩虎门金谷生产示范基地,基地有明显的标志、明确的界限,成方连片,相对集中,由农科院专家定期到优质小米种植基地实地指导、培训种植、打药、施肥技术。高标准开展合作社支部领办。肥城市安临站镇站北头现代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固定资产960万元,其中大中型机械24台,土地2800亩,目前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为主,用于高标准粮田建设的同时,夯实粮食安全,扎实做好粮食生产“十统一”工作,有效降低种植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高定位运作市场打造。设立电商平台,建设直播间1处,联合本土网红开展电商直播带货、品牌集中打造、推广乡村文旅等方式,大幅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对打响“山水安站”农业品牌,打造乡村振兴安站样板具有重要意义。
站北头村党建文化广场。(刘伟 供图)
惠民生 优化人居环境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站北头村围绕“生态、美丽、宜居”的目标,科学布局,精心打造,全面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让旧貌换新颜。近2年来,先后投资2000万元,建设生产路6条、共10000米,率先实现了户户通、巷巷通;对社区主干道安置智能路灯60盏,美化墙体3万平方米。建成村民文体广场2处并配备各种健身器材。及时跟进抓好绿化、美化,栽植白腊、法桐、红叶石楠等绿化苗木4万余株,打造绿化景观带35000余平方米,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按照“生态文明与低碳社区建设互联互动、整体推进”的原则,先后建成50余栋住宅楼,安置村民2300余户。实现了水、电、暖、天然气、有线电视、电话和宽带“七通”。先后多次被评为省级、市级文明社区。
站北头特产直播间。(刘伟 供图)
夺先机 打造数字乡村
站北头村抢夺数字乡村先声,凭借自身优势,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打造站北头村数字乡村示范点。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自2021年5月初全村数字乡村启动大会召开后,与肥城联通签署了数字乡村建设合作协议,根据视频监控、WiFi覆盖、智能充电桩、森林防火等方面的村级需求,量身定制数字乡村解决方案,加快5G网络、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化人文关怀。为村民搭建活动广场、乡村数字大屏。村民在活动之余,用着村里的免费WiFi,发抖音、发朋友圈、开直播,与亲戚朋友随时随地分享乡村风貌。村委会组织直播带货,推介肥桃、小米、核桃、土豆等10余种农产品,线上销售蒸蒸日上。“直播+电商”新业态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回流农村、反哺家乡。推进数字化智慧村务。考虑到服务村民的便利性、实效性,以“钉钉”App作为数字乡村平台入口,打造专属数字乡村平台,将党建引领、智慧村务、乡村治理、便民生活等功能进行结合,数字化云喇叭使村干部凭手机就能随时随地将民生事项向全村广播宣传,安装在乡村的视频监控设备也为“空巢老人”提供了安全保障。
站北头村荣誉墙。(刘伟 供图)
党建引领 抓好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站北头村通过人才回引,选出了带头致富的“领头羊”,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龙头作用,筑牢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在旧村拆迁、土地流转、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中,“支部打头阵、党员做先锋、群众齐跟进”成为常态,真正做到了党群同心、干事创业。
肥城市安临站镇站北头现代农业合作社大型机械。(刘伟 供图)
找准路子 抓好村级发展和群众增收
站北头村找准定位,开拓创新,集中整合资源,将劣势变优势,围绕“一村一品、一特色”,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支部引领、党员同心、群众紧跟,实现村级经济持续壮大,多角度、全方位促进群众增收。同时,坚持绿色发展,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格局。
站北头村志愿者帮代办服务群众。(刘伟 供图)
普惠群众 抓好成果共享和民生实事
要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用之于民,就要让所有群众共享致富成果。只有紧贴群众,服务群众,当好群众的“保姆”,才能在新形势下获取民意,赢得民心。站北头村把尊重群众意愿放在第一位,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各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连续多年获得省、泰安市各类荣誉称号,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之路。
初审编辑:栾晓磊
责任编辑:孔维飞
来返泰、要上报,主动报告不瞒报。确需来泰持报告(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也可落地再检测(24小时内)。中高风险流出者,居家一周严监测(在第1天、第3天、第7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如有风险传播地,即按中高区严管。高危岗位不来泰,如需来泰从严管(脱岗14[详细]
广大车主、驾驶人朋友: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同时保障车驾管业务的正常办理,现发布疫情防控期间车驾管业务办理的通告。[详细]
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疫情传播蔓延风险持续增大。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有效控制和降低我市疫情传播风险,泰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紧急提醒。[详细]
春风送暖,草长莺飞。近日,水质清澈、环境优美的东平湖吸引了大量鸟儿到访。[详细]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的需要,为切实保障市民、游客的安全与健康,自2022年3月20日0时起,泰山景区(含岱庙、红门宫等全部小景点)暂时关闭,市民进山晨练、取水等活动同步暂停,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详细]
为发挥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优势,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牢记嘱托、勇担使命,争当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主力军,3月15日,泰安市总工会印发《实施“五大工程”助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紧紧围绕构建“441X”产业体系和13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