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泰山书画 > 评书论画

与君一醉一陶然——记著名书法家高义民

2015-02-28 14:48: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古城开封,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繁多,文化气息浓郁,其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和浓厚的文化氛围,给各类书法流派、名家的繁衍、生长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各种书法流派在此交融汇合,使得书法名家辈出,在中国书坛独树一帜,领骚华夏,形成了独特的“中原书风”体系。“得中原者得天下。”能在开封书坛占得一席之地的书法家,也无一不是当今书法界的翘楚,而生于斯,长于斯的驻豫某预备役师装备部部长高义民,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与高义民交流,你会感到室外的天更蓝,风更清,你会感到行云流水轻轻拂过你的心田。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或许,古城明天早上也应该像诗人描述的那般清新如洗吧!

      (一)  

     

      “作为一名书法家,能有幸出生在开封这片土地上,我深感荣幸。”高义民自豪地说。高义民在中原大地上生活了几十个春秋,中原大地兼容并收的文化特点和氛围孕育了他,给了他以坚韧、倔强、拼搏、豪放的品格;淳朴、善良、勤劳的民风民情,给了他智慧、力量和创作的灵魂。如今已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的高义民,其作品多次人选国展、国青展等国字号大展,这背后的艰辛,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多年军龄的军 旅书法家,他有着最真切的体会。

      1979年冬天,当高义民怀着对军营无比崇敬的心情光荣入伍时,他的梦想并不是要当一名书法家,或者说并没有准备在书法这条坎坷的道路上走下去。他的梦想跟大多数人一样,就是期待着有一天能成为一名驰骋疆场的将军。但梦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人感到无奈。因为入伍前在家里曾练习过毛笔字的缘故,他优异的军事训练成绩被那手好字掩盖了,以后,逢年过节,领导总少不了让他“露”几手。

      就是从这小小的黑板报开始,高义民迈进了书法艺术的殿堂,没想到,这一走就是二十多年。

      高义民对书法的兴趣和热情,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书法艺术那富于变化的线条之美和精湛的技巧、丰富的内涵、高雅的氛围等丰富的艺术含量,使高义民心之向之,情之往之。他深深地沉醉在书法艺术的海洋里,不知归处。

      刚练习书法时,高义民利用不多的津贴,买来大量的书法碑帖,一有空儿就跟着字帖练习。这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这也是每一位成功书法家所必须经历的一段历程。那时,训练苦、任务重,常常让人感到全身困乏,但对高义民来说,解脱这些苦累的最好办法是用另一种“苦”“解脱”,那就是练习书法。盛夏酷暑,高义民在连队那间小小的储藏室里,挥汗如雨;寒冬三九,高义民就在石头上用毛笔蘸水写字。在那些呼气都变霜的日子里,高义民的手上冻疮常常是新旧垒积,但他毫无察觉。这段时间的学习,为高义民以后的书法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功底。

      我们无法理解高义民对书法的爱好,为什么会如此之深。高义民的祖上非书香门第,如今他的才艺之所以能出人头地,全凭着他执著的追求,孜孜碑帖之间,辛苦桌案之上,到处洒下了他的汗水。“书法能净化人的思想,给人以前进的动力。”高义民的话耐人寻味。基于对书法的这种感情,高义民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把手中的毛笔作为人生的挚友,而且“情义”越来越深。

      他不放过任何练习书法的时间,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读帖、临帖;晚上,他常常推掉一些不必要的应酬,静下心来,遨游于书法艺术的海洋,潜心创作。下部队检查工作时,他也要随身带上一支笔,为基层官兵濡墨挥毫。有一次,他携妻子、女儿到外地旅游,收拾行李时,也不忘带上一支毛笔,妻子劝他,咱全家好不容易一块儿出去转转,你就不要带毛笔了,少练几天没什么要紧的。但高义民说:“一天不拿笔,就觉手生,两天不拿笔,我感觉都不会写字了,不带着笔我宁肯不去。”高义民对书法的热爱,曾引起过家人的极大“不满”,妻子说书法成了他的另一个妻子,女儿说书法是他的另一个孩子。对书法艺术的执著追求,高义民不敢有丝毫懈怠,二十多年的砚田耕耘,使他深深懂得这一点。正如国画大师何海霞先生说的那样,搞艺术,一味聪明不行,还得有点“傻”、“笨”。这点儿高义民体会最深,那经年累月伏案握管,那无数次夜深人静之际的展卷研读、砚边苦思,不正是这种“傻”和“笨”吗?这种对书法的热爱,经过不同地方、不同岗位、不同条件下的艰苦磨砺,让他的性格和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年少时的理想、年轻时的憧憬都在岁月和现实中有取有舍。人生道路上向权势、金钱靠拢的机会很多,但高义民对此却看得很淡,那都只是过眼云烟,哪有书法来得真实、真切!

      (二)

      与书法家的交谈,必定离不开对他作品的赏析。  

     

      高义民的作品以传统文化为倚重,在吸收新法的基础上,重继承,又强调个性;重书理,又不囿于束缚。正是由于他以一个艺术家的胸怀和学养,清醒地认识和处理好这些辨证的关系,才使他的作品摆脱了程式、僵化和套路,显示出感性生动的形式魅力与视觉效果的愉悦。

      “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高义民对古人石涛的这句话深信不疑。“字如其人”。笔和墨是情感的记录,从笔墨之中,可以知道书家的个性品德乃至为人,甚至看出他的心路历程。高义民用手中的笔抒发自己的情感,这就让他的作品里有了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这可以说是高义民正在探寻一种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这种艺术创作风格的创造是一种艰难的过程。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高义民在多年的书法创作过程中,在挫折和困难中,以拓荒者的坚韧和勇毅,寻觅表达自己对军营和故乡的热爱。由于身为军人的缘故,使他悟出了军事与书法的联系。他说:“行笔如行军,有疾缓、行驻之变,更有队形之变;谋篇布局如同将军布阵,在有法中变法,在变法中无法,不拘一格,出奇制胜。”多了军营生活的磨炼,他的作品也给人以凛凛生威、飒飒生风之感。另外,他的书法作品还带有明显的“中原书风”的地域色彩,浓郁的中原古风、丰厚的文化沉淀,形成了高义民书法作品的基本特质和他艺术的特有风貌。所以,当我们细细品读高义民的作品时,可知他绝不是率尔涂鸦,而是有着秦汉魏晋及近代一些大家的情愫在里面。他对秦权量诏版文字、《石门颂》、《张迁碑》、《杨淮表纪》、《爨宝子碑》及汉魏砖文,有着深刻独特的颖悟,笔底也常流露出八大山人、沈寐叟、弘一法师、于佑任等诸家意蕴。虽片楮只字,也古意盈然,而字字从肺腑中流出,一笔一画,都天真烂漫,纯任性灵,不但天趣童心扑人眉宇,而且功底深厚精湛,格调高雅古朴,气息清新纯正,和野狐禅相较,有咫尺天涯的差别,识者自能分辨。

      高义民在研习书法的时候,还格外重视加强字外功夫的学习。生活中的他,爱好广泛,不仅对书法情有独钟,而且对音乐还有着惊人的悟性。他告诉我们:“表达书法之美的形式在于线条,在于作品的布局谋篇,在于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呼应,音乐也同理,她的表现形式在于用音符的串联,使一个简单枯燥的音符组合成一串美妙的音乐,这跟书法有内在的联系。”

      (三)

      2003年夏天,在美丽的海滨城市秦皇岛,蔚蓝的空中飘浮着海浪的气息,沁人心脾,让人陶醉。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秦皇岛市市政府协办的全国第一届书法大字展正在这里举行。来自全国书法业界的精英,济济一堂,高义民作为唯一的军旅书法家,应邀参展。大赛期间,曾发生过一个小小的插曲,为这次书法盛会增添了几分“波浪”。事情是这样的,为了借举办书法大赛的“东风”,使书法在当地群众中普及,举办单位邀请此次大展的获奖作者召开了一次书法笔会,作为此次书法展获奖作者的高义民也在被邀之列。笔会开始后,一些蓄着长发,留着长胡须的获奖者一时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而身着绿军装,一头短发,且正正规规的高义民显然并不惹人“注目”。这让一些熟悉高义民的朋友感到非常失望,并为高义民暗暗担忧,怕他会为此而感到不高兴,但高义民并没有流露出半点不悦之情,有人向他求字,他仍然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给人家书写条幅、对联。他那精湛的创作技巧,淋漓尽致的笔墨情趣,打动了周围的人们,过了一会儿,围在他案桌前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在笔会的后半阶段,几乎展厅里的人全部都围在他的身边,欣赏他的作品。这时,那些为他担忧的朋友才松了一口气。围观的观众说:“部队的书法家,艺术水平高,为人谦虚,用自己的笔墨折服了我们。”正在现场采访的当地一家报社的记者,被这难得一见的“景观”所吸引,在第二天的报纸上,以《洗砚黄河 泼墨中原》为统题,发表了一组专访报道,并详细地介绍了发生在笔会现场的这一趣闻。

      2004年,在郑州举办的全国第一届青年书法展上,高义民又一次走上领奖台。这一回,他的名气已远非往昔,前来请教、求字的络绎不绝,高义民有求必应,从不摆名人架子。另外,在全军、军区及河南省等各类书法比赛中,高义民也频频获奖。《书法》、《书法报》、《解放军报》、《前卫报》等报刊也纷纷以较长的篇幅,介绍了高义民的书法,他的名气越来越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如今,已是名气在外的高义民,仍抱着一颗谦逊的心,对刘庚三、宗致远等众多帮扶过他的前辈名家始终如一地尊重。同时,对于许多热爱书法的年轻官兵、地方干部、工人甚至是农民,高义民都是用一种欣赏的态度看每个人的优点,哪怕仅仅是一个点,一个笔画。他有一句自励的话:书法界是一个大的海洋,而自己永远是一涓涓细流,只有真正深入进去,才能真正领悟到其中的博大精深,才能发现要学习的好东西太多了。

      在对高义民采访时,郑州一家书画市场的经理找到他,认为他很有发展潜力,如果把他的作品拿到市场上销售,会有可观的经济收入,并开出了优厚的酬金。这种既能提升知名度,又能换来不菲收入的好事,或许对其他人来说,是一件难得的好事,但高义民毫不犹豫地当场谢绝了。据他的同事介绍,高义民对名利看得很淡,平时他将多年来积攒的万余元稿费购买了大量的书法书籍和笔墨,赠给众多书法爱好者。对此,高义民谈了他的看法:书法是祖先留给国人的精神财富,书法不仅能教人热爱生活,激发斗志,更能勉人自励自醒。作为一名军人,书法让他深悟了其中道理,这也是他酷爱书法的主要原因。但在多种文明交织碰撞的今天,书法已成了少数人所从事的艺术,同时也成了少数人欣赏的艺术,了解的人不多了,精通深懂的人更少。所以,应更多关注一些如何发扬、普及书法艺术的工作。近年来,让他感到欣喜的是看到自己身边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书法爱好者,可他们有的难以得到名家指点,有的经济困难得不到必要的学习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他觉得更应该做一些对发扬中国书法真正有意义的事。

      当我们即将离开古城时,我冒昧地向高义民提出了索求墨宝的要求,他欣然应允,当场为我写下“待到家黄酿酒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行草楹联。联内嵌有我的笔名,且联意意境深远,显示了他过人的学识修养。创作时,高义民的心态全然放松,笔法不受千古不变的法度和技巧的束缚,任其纵横交错,自由舒展,这正符合了孙过庭所称道的“时和气润”、“偶然欲书”之良机,由是挥毫之际,“纸墨相发”、“神融笔畅”,一副佳作信手而成,那种抑止不住的轻松愉悦之情,伴随着线条流动,使那些数十年的艺术积淀闪烁于字里行间,让人陶然不止。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陶云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