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 星期六

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汽车频道 > 热点新闻

“南传祺 北红旗” 引领军用公务车全面国产化

2014-05-21 09:36:00 作者: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南传祺 北红旗” 引领军用公务车全面国产化

      近日,总装车船军代局验收发运的首批千余台军用红旗H7轿车交付部队。这继广汽传祺之后,又一国产自主品牌轿车列入军队公务用车,标志我军用公务用车订购全面实现国产化。随着悬挂白色军牌的“合资车”逐步退出军队公务用车的历史舞台,以南传祺、北红旗”代表的国产“争气车”,正以越来越亮眼的表现走进人们的视野

       

      

      传祺1.8T系列车型斩获解放军总装备部机关公务车竞标项目第一名

      南传祺北红旗,扛起中国品牌公务车领军大旗

      近年来,自主公务车采购政策东风频吹,具有独特意义的军用公务车采购改革更以雷霆之势,彰显改革决心。今年年初,经习主席和中央军委批准,四总部印发《关于军队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措施》,明确规定:“公务用车实行集中采购,选用国产自主品牌汽车。”

      在政策东风下,“南传祺,北红旗”凭借在品牌力、产品力、研发力等发面的领先优势,脱颖而出,成为推进公务车国产化进程的引领者。

      仅2013年,广汽传祺就进入23个省级供货目录,成功入围解放军总装备部、公安系统、中央直属机关、国管局四个最具影响力的公开招标。在解放军总装备部机关公务车招标中,传祺1.8T车型以领先第二名5分多的优势,斩获军方采购大单,三年将累计交付3600台。在警务车系统,传祺有着“最帅警车”的美誉,并且连续两年获得最佳供应商奖。

      早在五十多年前,红旗已打上“国车”烙印,虽然几经波折,但霸气依旧。此次千余台军用H7交付部队,更加固了其在公务车市场的地位。

      高品质硬功夫,传祺招标夺第一代言国产“争气车”

      我国军队公务用车历经缴获、进口、仿制、采购合资车和自主研制等阶段,于今年终结采购合资品牌轿车时代,转入采购传祺、红旗等国产车,间接向社会宣告中国汽车的品质已不逊色于合资品牌,足当大任。

      总装车船军代局局长程谷辉介绍,“选用国产自主品牌汽车,是军队公务用车改革的‘硬杠杠’。我们一定认真履行职责使命,严格质量把关,以实际行动监造国产‘争气车’。”

      以率先夺得军车采购招标第一名的广汽传祺为例,其能够获得军方认可,靠的是精细的做工、出色的动力、优越的操控、可靠的品质和完善的服务等实实在在的硬功夫。

      

      

      

      

      军代表验收军用传祺GA5 1.8T车型

      传祺传承广汽集团近20年精工制造经验、融汇世界优势资源,打造成熟的工艺技术与生产配套。传祺世界级工厂拥有最先进8连杆冲压设备,全自动化车身焊装,在国内首次采用全球先进的数控伺服快速滚床技术,10年防锈的最领先喷涂标准,这些是广汽传祺世界品质的保障,也是赢得公务车市场认可的基础。

      坚守品质,传祺多次创自主发展新纪录:2013年J.D.Power发布的新车质量研究报告中,传祺以97分排名15,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位列中国品牌第一,有力打破“中国品牌至少需要十年才达到新车质量平均水平”的预言。此外,传祺还成为《变形金刚4》在国内合作的唯一汽车品牌,彻底终结好莱坞大片无中国汽车身影的现象。

      作为中国汽车军团坚持正向开发、率先实践中高端路线的先锋军,广汽传祺以品质为引擎驱动品牌向上,越过自主厮杀浅海,实施深蓝战略,向合资品牌垄断的地方抢夺市场,引领中国汽车品牌崛起,实现国内、国际市场双轨并举发展。国内市场,传祺创下销量三年三级跳,2014年1-4月更是逆市同比增长53%。国际市场,传祺海外战略亦逐步提速,规划以中东、南美、东南亚等中等收入地区重点突破,2015年前后择机进入北美和欧洲,全面实施传祺品牌的全球战略。

      “传祺模式昭示中国汽车品牌发展的‘正道’,未来国产化的将不仅是公务车市场,大众消费市场的合资阵营也不得不正视来自中国汽车品牌的挑战。”业内人士评价。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李涛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