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牌打造方面,讴歌于2014年底发布了“专注驰骋”的全新品牌口号,意在向消费者传达讴歌车型的操控性能优势,另外邀请演员冯绍峰做品牌合伙人,并在其主演的一些电影作品中对讴歌车型作植入营销。但在外界看来,这些措施效果并不明显。
不过,讴歌总算是做出了改变。而由此,2014年也被讴歌视作品牌的新起点,然而2015年汽车市场进入微增长的新时代,本身孱弱的讴歌再次遭遇挑战。
虽然讴歌没有公布今年具体的销量数据,但是经销商的说法或许能说明问题。一位讴歌经销商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受制于讴歌品牌知名度低、车价高、保有量低等因素,讴歌经销商整体境况很差。“卖讴歌是赔钱的,但是也只能忍耐,我也希望讴歌国产后能够真正扭转这种局面。”
沉默的广汽
但时至今日,对于讴歌国产项目,本田的合作方广汽方面并没有表现过过多的热情,在2013年7月与本田中国达成基本协议后,便很少有进一步的消息放 出,在两年的时间内广汽集团也未发布过任何相关的公告。当记者咨询广汽集团时,对方仅淡然表示:“涉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还请关注公司公告。”
事实上,对于广汽本田来讲,获得讴歌这一高端品牌,无疑是留住中高端客户、提升自身品牌形象的好机会。
回顾讴歌国产项目本身便不难发现,讴歌国产是不得已才作出的决策。2006年讴歌进入中国,但长期处于产品少、销量低迷、销售网络覆盖度低、品牌知 名度低的状态,甚至在2012年出现大规模的经销商退网事件。面对这些不利局面,年销量只有5000辆左右的讴歌决定放手一搏,一举打破了业内默认的”销 量至少3万辆的国产红线”。
可以说,业内普遍不看好讴歌国产的前景。据记者此前了解,彼时讴歌公布国产计划的时候广汽本田以及东风本田对此均不知情,而最终本田选择广汽是因为东风当年拿下了雷诺与英菲尼迪项目,如果再增添新项目在政策上已经很难再获批准。
也即,讴歌国产对于广汽以及广汽本田来说是比较被动的。另一方面讴歌事业部也并不具备多少话语权。据业内传闻,广汽本田已经成立了一个“讴歌销售事 业部”,并计划任命于去年从广汽本田销售部调回广汽集团总部的閤先庆担任此职全面负责讴歌销售,不过目前仍无明确任命。本田中国新闻发言人朱林杰也告诉记 者:“关于讴歌国产,没有听说有相关的机构设置。”
因为这涉及到究竟是广汽与本田单独再成立也合资销售公司,还是广汽本田直接将讴歌希纳入广汽本田体系内,这成为双方目前仍在讨论的关键。
在此番较量中讴歌势必占不到优势,其希望2020年实现10万辆的销售目标,意味着未来每年要增长100%才能完成任务,因此国产成为必须走的路。然而在时间只有半年多的时候,如果双方迟迟不能达成一致,无疑只会增强外界对其前景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