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4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2015数字化工厂国际研讨会”上,来自汽车业、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多位专家,就智能化工厂、工业4.0与汽车行业、从数字化工厂到智能制造等多个议题进行深入研讨。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欧阳劲松教授表示,总体而言,“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有着许多相似处。
其共同点是:两个战略都是为了迎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到来,着眼于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支持的智能化生产。
而不同点在于:两个国家的制造业基础不一样,德国是制造业强国,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占世界制造的20%,但有点“虚胖”。此外,两个国家的工业化 发展阶段也不一样,德国已经完成了工业3.0,处于应用电子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的阶段;而中国工业化发展历史不长,大部分还没有自动化和数 字化,尚处在工业2.0,也就是将人类带入分工明确、大批量生产的流水线模式和“电气时代”阶段,部分达到3.0水平。因此,中国发展工业应该2.0、 3.0和4.0齐头并进。
工业4.0阐释德国制造精神
何为工业4.0?一种比较标准的说法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革命性的生产方法)。通过信息物理系统CPS实现全生命周期中制造单元间相互独立地自动交换信息、触发动作和实现控制,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而国际知名人士UlrichSendler对此的回答却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没有明确的定义;成功的市场营销;采用互联网概念,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显然,一个微观,一个宏观,前者阐释其内涵,后者则更多说明其与社会的融合。
对此,欧阳劲松从政府层面上解释,德国政府实施工业4.0,主要原因是想将信息和通信技术集成到传统的制造业,以维持其全球市场领导地位,并为CPS技术和产品建立和培育新的市场,成为智能制造技术的主要供应商。
而来自菲尼克斯电气公司的副总裁杜品圣则认为,工业4.0既不宣传产品,也不宣传技术,也没有宣传解决的方法,实际上它是德国工业精神的兴奋剂,它宣传了一种理念,描绘了未来工业发展的前景。
从西门子为福特汽车建立的虚拟数字化工厂平台来看,该工厂对整个福特工厂生产线和生产过程进行了虚拟仿真。从其运行可以看出,该数字化工厂平台可以尽早发 现问题,优化工艺流程,同时可实时进行数据分享,支持全球工厂的虚拟验证。来自西门子数字化工厂集团西门子工业软件的周克虎表示,福特虚拟工厂的业务价值 在于:改进生产效率,支持全球化生产,进行标准化生产。
工业4.0与智能制造的中国应用
面对当前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如何用互联网融合智能化制造的概念来为汽车工业服务呢?上海汪青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小青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 提升企业竞争力就是国家实力的体现。在技术创新方面,美国模式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条艰难而漫长并充满风险的道路。而德国的制造创新模式,恰恰是一种与互联 网融合的智能化先进制造模式,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并实现快速反应,是中国企业可以接受并相对容易实现的模式。但同时也要求我们能做且必须做 的是,尽快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途径,实现制造业和新技术的融合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