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 星期二

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理财

新三板做市商8月难推出 券商只进行到“界面设计”

2014-05-07 07:42:00 作者:胡春春  来源:中新网
昨日,《金证券》记者从接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下称“股转系统公司”)人士处获悉,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的推出时间点“延后”基本成定局。”  李浩坦言,从接触的情况看,短期内不对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的建立抱太大希望。

      昨日,《金证券》记者从接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下称“股转系统公司”)人士处获悉,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的推出时间点“延后”基本成定局。

      按照此前股转系统公司公布的节奏,第一阶段今年5月份将推出协议转让制度等相关交易规则,第二阶段8月份将上线做市商制度。目前第一阶段进展顺利,但第二阶段尚无具体官方信息。

      8月上线实在难

      “这都5月份了,够呛啊!”昨日,接近股转系统公司人士在接受《金证券》记者采访时,提到原本计划8月份上线的新三板做市商制度,忍不住感叹起来。他直言,按照目前股转系统公司的态度和主办券商的筹备工作,新三板做市商制度延后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据了解,延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目前股转系统公司给予的指导性意见太过笼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主办券商的筹备工作只进行了皮毛。

      当《金证券》记者询问,股转系统公司何时会出台更为详尽的指导性意见时,这位人士对记者直言,从近期行业协会及股转系统公司为主办券商和相关人员举行的培训和会议内容来看,“股转系统公司自己可能也不是很明确。”

      今年3月份,股转系统公司总经理谢庚曾表示,新三板将采取传统竞争性做市商制度的方式,即不与其他交易方式混合,选择做市商的,只能与做市商成交。竞争性是指引入两家以上担任一家公司的做市商。

      前述人士表示,不论哪种方式,在技术上都要有一两年的准备。

      短期不抱太大希望

      此前,市场传闻股转系统选择了四家券商作为做市商的试点。不过随后,股转系统澄清称,未来满足自营资格等条件的券商都能开展做市商业务。

      昨日,《金证券》记者致电包括国泰君安、申银万国、西部证券、齐鲁证券等几家在新三板市场较为活跃的主办券商的相关业务人士,试图详细了解券商在新三板做市商上筹备工作的进程。

      不过,让记者失望的是,主办券商相关业务人士们给予的回复都是“难度很大”、“刚刚开始”、“不值得一提”这样的字眼。其中一家知名券商的新三板业务人士更是直接表示,“技术上只是做了几个界面,后台还没真正开始”。

      新三板英雄会发起人李浩告诉记者,券商新三板做市商业务筹备工作,首先是资金的投入,其次是技术,第三是团队对企业价值的把握。“到现在为止,没有一家券商能完全拥有这些条件。”

      李浩坦言,从接触的情况看,短期内不对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的建立抱太大希望。

      各家利益差别大

      值得注意的是,公开消息显示,今年1月份股转公司曾组织10多家券商集体编写新三板做市商规则,但由于各家券商都是基于自家开发系统、架构等来行文,导致券商各自上交的内容在口径、语气等方面差异极大,也使得做市商制度至今仍未集结成册。

      申银万国新三板相关业务人士对《金证券》记者直言,在做市商制度上,各家利益差别很大,对做市商的理解也不同,这些都是导致股转系统公司在做市商制度上未有明确细则的原因。该人士称,仅从实际业务情况来看,所谓的8月份推出做市商制度虽然能挑起市场投资者神经的兴奋,但“真的有点早”,“整个交投都还没起来,勉强推出后券商和市场的压力都会很大”。

      数据显示,截至5月4日,新三板累计成交只有863笔,成交股数1.10亿股,涉及金额5.45亿元,而创业板一天的成交额就能达到百亿以上。

      虽然交投清淡,但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却在不停往上涨,截至昨日,挂牌企业达到727家,远超创业板,也超过中小板721家的数量。□金证券记者 胡春春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段立坤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