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临2000点 大盘何去何从?
黑色星期一再现。新股发行被过度解读重挫A股,周一沪深股市双双杀跌,行业板块全线下挫,沪指尾盘触及2000.14点,创业板大跌2.68%直逼年线。机构人士纷纷表示,IPO重启渐近,对市场构成短期压制。同时,微刺激政策托底大盘,2000点以下跌幅有限。
截至收盘,沪指报2003.49点,下跌33.03点,跌幅1.62%,再度临近2000点整数关;深成指报7240.46点,跌83.19点,跌幅1.14%;创业板指报1257.26点,跌幅2.68%。两市合计成交1532.3亿元,与前一个交易日基本持平。
各大行业板块全线飘绿,题材股尽着墨色。次新股堪称昨日跌幅王,板块整体跌幅巨大,近三成股票奔赴跌停。空气治理、智能穿戴、土地流转等同样表现疲软,整体跌幅超过5%。作为大盘的定心针,银行等金融股昨日坚挺,是大盘不破整数关的重要支撑。具体看,银行昨日微跌0.35%,此外证券、保险、电信运营亦跌幅不大。
个股则上演跌停潮。两市共有87家公司跌停,逾600家公司跌幅超过5%。龙虎榜显示,阳光城、国药一致、华天科技等多家公司现机构席位对决。
华泰证券分析师认为,时隔一年多,发审会将在4月30日开启,令市场担心资金分流的预期再起,故而引发市场连续杀跌的空头行情。
国信证券报告显示,公司在近期路演中发现,投资者对存量上市公司有厌倦情绪,并认为现有公司中挖掘投资机会越来越困难,并给予新股较高关注。在此背景下,虽然新股上市融资规模偏小,但上市后投资者对新股的追捧仍将继续分流二级市场的存量资金。
“上市公司盈利整体平平,尤其是成长股,其企业盈利难以有效支撑现行股价。所以,短线而言,创业板将通过下跌来释放利空因素。”德邦证券分析师张海东说。
瑞银证券报告分析,中国企业的一季度盈利状况再次下滑。国有企业在过去两个季度中的收入增长分别为5.7%、6.8%,明显低于此前数据。从已公布一季度数据的公司情况来看,主板非金融企业一季度收入增长2%,净利润增长3%;创业板收入增长24%,增速较去年四季度下降8个百分点,净利润增长18%,但由于创业板公司一季度有大量非经常性损益,剔除后的净利润增速只有8%。
上海证券分析师蔡钧毅认为,尽管3月以来,监管层针对局部经济出台多项刺激政策,激活资本市场的政策如沪港通、优先股也相继出台,但整体的稳经济政策犹如中药,疗效慢、时间长,但由内及外,只能慢慢消除过去改革三十年积累下的诸多问题,反映在资本市场上就是大盘在底部反复震荡,沪指短线下穿2000点是大概率事件,5月行情也难言乐观。但跌破之后跌幅将逐渐趋缓。
“在跌破2000点后,大盘将寻求支撑。在此前,大盘在触及1984点和1974点的最低位后均有企稳,说明市场对这一底部区间的认可。”上述华泰分析师说。(记者 王晓宇)
多只次新股破发
昨日,A股遭遇大幅调整,曾炙手可热的次新股上演了破发一幕。
多只次新股破发
昨日,上证指数开盘后一路走低,最终下跌1.62%,创业板指数更是大跌2.68%,受累于此,截至收盘,纽威股份、炬华科技均跌破发行价。其中,纽威股份报以18.19元开盘,在下午2点20分左右跌破发行价17.66元,全天下跌5.45%;炬华科技全天大跌7.14%,复权后的股价也跌破了55.11元的发行价。
相较于上述情况,贵人鸟则较为幸运。公司以11.35元开盘,早盘股价一度逼近10.6元的发行价,2点左右股价再度下探跌破发行价,不过之后股价略有回升,收盘价恰好停留在发行价上。
另据上证报资讯统计,在大盘连续下挫的背景下,也有次新股已处于破发边缘。分别属于中小板、沪市主板、创业板的麦趣尔、陕西煤业、恒华科技等公司的最新股价离发行价仅一步之遥,而麦趣尔的股价在昨日盘中还曾一度触及发行价25.38元。
控股股东等套上“枷锁”
次新股跌落神坛背后,有着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从本质上来看,部分公司上市之初遭遇暴炒、上市后出现业绩变脸等才是最直接的“导火索”。
以贵人鸟为例,公司4月22日发布的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减少12%,当天公司股价下跌1.81%,报收于11.95元,之后股价连续多日下挫,最终在昨日盘中跌破发行价。
据统计,次新股中一季度业绩变脸占比超过30%,包括股价目前濒临破发的麦趣尔、陕西煤业,以及金一文化、汇金股份等多家公司。其中,麦趣尔一季度净利润下滑约10%,并预计中期利润减少0%至25%,陕西煤业一季度业绩则下滑53.14%。
另一些次新股虽未出现业绩变脸的问题,但股价下滑的祸根则似乎在上市初期遭遇暴炒之时已经埋下。如众信旅游于1月28日登陆中小板,首日开盘大涨21%后,股价又走出连续10个涨停,市盈率一度超过50倍。尽管公司之后预计中期净利润有15%以上增长,但仍难以维持过高的股价,公司股价从最高点已回落约46%。类似的案例还有上文提及的岭南园林等公司。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IPO信息的集中释放引发了市场过度解读,对次新股造成一定影响,但若次新股本身质地优良,投资者理性对待,股价压力也将随之缓解。
值得一提的是,次新股破发也将给控股股东等套上“枷锁”。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意见指出,公司控股股东、持有股份的董事和高管应承诺:所持股票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的,其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如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或者上市后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持股锁定期限自动延长至少6个月。这意味着,今年上市的次新股的相关股东均受此约束。(记者 王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