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童
责任编辑:李泽
近日,总投资13.2亿元的东平县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开工奠基。项目的顺利开工是东平县人大常委会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县域范例的生动实践,实现了重大民生项目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转变。
问需于民 集中倾听民意
东平县现有医疗资源格局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医疗供给严重不足、服务能力提升困难,城区医疗资源优化调整成为近年来群众关注的热点。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县人大常委会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组织调研组到周边县市区考察,并深入县人民医院等开展调研,面对面倾听医护人员、就医群众真实诉求。同时,利用选民接待日、代表小组会议等形式充分了解群众对医疗资源整合的热切希望和良好建议。
“城区医院院区占地面积普遍较小、内部空间拥挤、停车泊位不足,严重制约了城区医院未来高质量发展。”“人民医院紧邻学校、商场、银行等人员密集型场所,车流量、人流量大,急救车辆进出、群众就医看病十分不便。”……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调研组认真分析研究,形成了《关于城区医疗资源优化整合及布局调整的调研报告》,提出“在南部城区建设县医疗中心项目是民之所需、大势所趋”的建议。
问计于民 充分汇集民智
城区医疗资源优化整合不仅要新建医疗中心,还要消除医院搬迁后形成的空白区。不仅要解决土地问题,还要解决资金难题。面对摆在面前的一系列难题,县人大常委会全方位了解项目推进过程中涉及的各类要素,积极搭建社会各界交流平台,将群众心中所盼所忧及时汇总梳理,增强了建设方案的针对性、合理性,保障了项目建设直接反映和体现民情、民智,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向群众问策,有效提高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提出‘通过对上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南部城区新建医疗中心’的建议,可以有效提升南部城区医疗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就医服务。”东平县人大代表、县人民医院院长李征说。
问政于民 广泛凝聚共识
在县医疗中心建设模式的选择上,东平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通过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专家论证等多种形式,组织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卫生专家、人大代表共同开展讨论协商,达成了“坚持政府办医方向,以地方政府国有投资公司为主体的建设模式”的共识。
县医疗中心是东平县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补短板”项目,关乎全县80万群众的身体健康,也饱含着社会各界的殷切希望。
为力促项目早日建成发挥效益,县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在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东平县医疗中心项目建设的决议》,向全县发出推进医疗中心建设的“动员令”。
“决议一经作出,便具有法律效力,县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坚持问效于民,加强人大的全过程监督,将县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打造成安全工程、优质工程、精品工程、民心工程。”东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锋说。
(通讯员 焦国栋 潘亮亮)
初审编辑:李童
责任编辑:李泽
5月25日,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2023数字政府论坛”发布《2023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其中,市大数据中心的《泰安市电子证照证明平台助力“无证明城市”建设》案例成功入选“数字政府管理创新”类别。[详细]
近年来,泰安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养老服务发展摆在突出位置,聚焦群众关切,完善政策体系,着力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养老服务工作机制,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养老泰安·养生泰山”服务[详细]
6月份,高考、中考陆续结束,学生外出游玩集会活动多,易发生未成年人溺水事故,道路交通、景区景点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风险高。汛期开始,高温、雷雨、大风等极端天气增多,需加强雷击、高处坠落、压力容器爆炸、城市局部内涝的风险防范。餐饮服务业旺盛,燃气使用不当[详细]
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专项排查整治的重大意义,通过实施一系列整治整改措施,彻底排查治理各种风险隐患,坚决守牢安全生产红线、底线,坚决防范煤矿各类事故发生。[详细]
5月24日,2023“泰山好品”直播嗨购节新电商泰山论坛举办,泰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洪涛出席活动并为5家省级电商基地企业颁奖。[详细]
5月24日,泰安市委常委、副市长常绪扩前往包保点督导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情况。泰安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乔国荣陪同检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