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童
责任编辑:李泽
近年来,东平县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学前教育“增时服务”模式,“官方带娃”解决家长接送幼儿“后顾之忧”,全县受益幼儿达1.2万余名,提升了教育服务水平,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幼儿园室外活动现场(王胜利 供图)
聚焦破解“接送难”问题 创新建立“增时服务”新机制
深入调研汇民意。紧盯家长反映突出的接娃、送娃难题,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深入一线开展多层次全方位调研,发放线上线下调查问卷2.3万余份,与家长、家委会代表、教师、园长、社会人士等开展走访座谈200余人次,汇总整理意见建议30余条,了解到80%以上家长或监护人需要“增时服务”。一园一案全覆盖。制定《关于在全县公办园开展“增时服务”的实施方案》,明确实施范围、推进程序、保障措施等,确保工作有序推进。根据各园实际情况,推行“一园一案”分类实施,幼儿入园时间最早可提前至早上7点,离园时间顺延不少于1小时,从源头上解决与家长工作时间冲突问题。规范服务强约束。遵循自愿申报、统筹安排、公益普惠的原则,优先保障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群体,倾心打造“安心托幼”东平品牌。科学设计服务项目,免费提供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服务活动,坚决杜绝借“增时服务”开展“小学化”教学,举办“特长班”等营利性活动。
幼儿用餐现场(王胜利 供图)
聚焦破解“教育难”问题 不断提升“增时服务”吸引力
爱心托管寓学于乐。秉持“安心托幼、情暖童心”工作宗旨,按照大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新增一批既喜闻乐见又接地气的玩具,精心设计童心绘画、舞蹈启蒙、特色足球等课程,开设农场、小市场、医院等生活体验区,打造幼儿健康成长的“欢乐谷”。多彩课程寓学于趣。从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出发,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设置增时课程,由园内教师组织幼儿开展阅读、益智、音乐律动等相关活动,加强幼儿口才锻炼、体能训练、素质拓展,最大限度丰富在园活动,满足幼儿身心发展。文雅用餐寓学于礼。参与“增时服务”的幼儿,在园每日一餐改为每日两餐或三餐,聘请专业营养师,制定荤素搭配合理、营养均衡可口的幼儿食谱,确保幼儿吃的健康、安心。开展“餐饮之礼”文明实践活动,践行七步洗手法、小小值日生分发碗筷、安静进餐、光盘行动等系列文明用餐规定,让小餐桌折射出大文明。
幼儿园室内活动现场(王胜利 供图)
聚焦破解“管理难”问题 强力推出“增时服务”硬保障
实行家校共建制。组建“领导干部+教师+家长”工作专班,定期或随机对参与服务人员开展监督,并提供适时指导,保障服务质量。发挥家委会、伙委会的作用,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增时服务”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幼儿园服务水平。落实安全护学岗。组成教师、家长志愿巡护队,提供轮岗值班服务,优化“增时服务”结束时段幼儿园周边环境排查,加强幼儿园周边安全风险防控,强化重点巡防,落实好幼儿园的护学岗机制,保障师生安全。用好监督指挥棒。完善“增时服务”考核、膳食管理等制度,采取线上线下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等形式,加强工作考核,纳入园长、幼儿园表彰和表彰指标分配。开设意见箱、一码通、电话等,每日专人负责收集整理意见建议,及时研判吸收,确保“增时服务”工作落实落细。
(通讯员 王胜利)
初审编辑:李童
责任编辑:李泽
5月25日,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2023数字政府论坛”发布《2023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其中,市大数据中心的《泰安市电子证照证明平台助力“无证明城市”建设》案例成功入选“数字政府管理创新”类别。[详细]
近年来,泰安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养老服务发展摆在突出位置,聚焦群众关切,完善政策体系,着力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养老服务工作机制,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养老泰安·养生泰山”服务[详细]
6月份,高考、中考陆续结束,学生外出游玩集会活动多,易发生未成年人溺水事故,道路交通、景区景点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风险高。汛期开始,高温、雷雨、大风等极端天气增多,需加强雷击、高处坠落、压力容器爆炸、城市局部内涝的风险防范。餐饮服务业旺盛,燃气使用不当[详细]
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专项排查整治的重大意义,通过实施一系列整治整改措施,彻底排查治理各种风险隐患,坚决守牢安全生产红线、底线,坚决防范煤矿各类事故发生。[详细]
5月24日,2023“泰山好品”直播嗨购节新电商泰山论坛举办,泰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洪涛出席活动并为5家省级电商基地企业颁奖。[详细]
5月24日,泰安市委常委、副市长常绪扩前往包保点督导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情况。泰安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乔国荣陪同检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