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创城打造宜居环境 体现"民生温度"
国家卫生城市是泰安城市建设的一个金字招牌,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就是抓城市管理、抓民生改善。晚上作业到凌晨,白天整治不间断,在大规模、大力度的整治行动中,很多市民希望“创城迎审”之后能让环境持续改善下去。
国家卫生城市是泰安城市建设的一个金字招牌,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就是抓城市管理、抓民生改善。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以往环境整治的“老大难”,在“创城迎审”行动中被彻底铲除,而“蜻蜓点水”式的“面子工程”也变成环境持续改善、群众持续受益的“民心工程”。
“出来大门柳成行,花坛当中栽青杨,逛逛玩玩心舒畅。”这是十几年前上高街道宁家结庄村村民中流传的顺口溜。十几年间,很多村民陆续搭建棚厦,沿街加盖房屋,曾经的柳荫净土变成了喧嚣杂乱的狭窄街道。“创城迎审”行动中,上高街道下定决心,一次性拆除所有违建。本以为会得到很多村民反对,但是通知一下,村民只用了一星期就把违建腾空完毕。
还百姓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需要决心,更凝聚着百姓深层次的精神诉求。三条主街,7000平方米违建,“老大难”之所以难是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公平的决策和百姓的理解。而“创城迎审”行动带给大家的是不推诿、不作秀的“真行动”,一台推土机,一辆大卡车,短短一周时间,却解决了十几年的“老大难”,百姓拍手称快。
在上高街道凤台村,“脏乱差”是路边的代名词,“臭气熏天”则指的是胜利渠所散发出的味道。半个多月来,街道、村联合相关部门对胜利渠、路面、沿街进行综合整治,漂亮的景观墙,整洁的路面,让周边的居民眼前一亮。
晚上作业到凌晨,白天整治不间断,在大规模、大力度的整治行动中,很多市民希望“创城迎审”之后能让环境持续改善下去。
“创城迎审”不仅是要拿一块牌子,更重要的是让广大市民感受到城市发生的巨大变化,享受城市变化的成果;不应只有华丽的外表,更要得到普遍的群众认同,让他们感受到“民生的温度”。“创城迎审”影响着全市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大局,也影响着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应建立长效机制,播撒文明的种子,集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聂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