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作者最喜欢梁山好汉中那个人,既不是侠客鲁智深,也不是水军大首领李俊,更不会是杀人魔王李逵。从他们的最终下场可以看出作者的喜好:鲁智深听潮信而圆寂,逃不脱宿命;李俊罗国称王称霸,离乡背井,没有脱离匪气;李逵让他最信任的人毒死,悲愤冲天。只有燕青激流勇退而得善终。施耐庵对这个人物钟爱无比,出场词沁园春一首如此介绍燕青:唇若涂朱,睛如点漆,面似堆琼。有出人英武,凌云志气,资禀聪明。仪表天然磊落,梁山上端的夸能。益州古调,唱出绕梁声,果然是艺苑专精,风月丛中第一名。听鼓板喧云,笙声嘹亮,畅叙幽情。棍棒参差,揎拳飞脚,四百军州到处惊。人都羡英雄领袖,浪子燕青。
燕青对梁山很不赞同,只是有时主人上了梁山,他只好屈居梁山,事实上他是梁山集团的反对者,所以他在去东京为梁山办招安时,在李师师的帮助下,顺便要徽宗皇帝为自己写的特赦文书,成为第一个逃离梁山集团的人
文人燕青
浪子燕青是卢俊义的家人,在《水浒传》中直到第60回才提到名字,第61会出现,他是宋朝经济繁荣的产物,是那个社会培养的典范的高素质人才,后随卢俊义上梁山成为天罡星最后一名,虽然他在《水浒传》的后半部表现抢眼,但也不能说明他是梁山事业的坚强拥护者,他之所以选择上梁山,是以为他的主人卢俊义选择上了梁山,说燕青选择梁山不如说燕青选择卢俊义,事实上燕青很敌视梁山,他是梁山事业的反对者。
燕青一出场就与其他梁山好汉不同,典型的文人气质:六尺以上身材,二十四五年纪,腰细膀阔,鬓旁簪花,一身雪练似的白肉上遍体花绣。更兼着吹的、弹的、唱的、舞的、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有不能,无有不会。也说的是诸路乡谈,省的诛行百艺的市语。更且有一身的本事,拿着一张川弩,只用三只短箭,箭到物落,并不放空。若赛锦标社,那里的利物,都是他的。此人百伶百俐,道头只尾,名唤燕青。可以看出燕青是一个上流社会的全面手,他自小父母双亡,卢员外家中养的他大,他虽然是卢俊义的一个家人,卢俊义对他有养育之恩,因卢俊义没有儿子,把他看着自己的儿子,在外面他是卢俊义的外交代表,是卢大员外的的助手。卢俊义在外的形象就是一个文人,这对燕青有很大的影响,天赋绝顶的燕青并不崇尚武术,只是随着卢俊义习武健身,没有学到卢俊义的精髓,只学到了一些上层流行的观赏性的技术性武艺,但是文人的气质他都学到了,燕青成了个雅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扮个山东货郎,“一手拈串鼓,一手打板,唱出货郎太平歌,与山东人不差分毫来去”。与一代名妓李师师琴箫和奏,玉佩齐鸣,黄莺对啭。师师不住声喝彩:“哥哥原来恁地吹得好箫!”唱起歌来,声清韵美,字正腔真,宋徽宗听了,青眼有加,“命叫再唱”。燕青仅凭几分才艺,让二人喝彩,水平之高,自不待言。燕青在大名府随着卢俊义过着文人般的醉生梦死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对于燕青来说就是在天堂,燕青绝非一般的小聪明,学得真本事时也不逊于别人,燕青开始在卢员外家里,虽说学过枪棒相扑等功夫,但可能什么吹的唱的学得更多些,卢俊义一心把他培养成社会的上流人物,当时燕青是看不起武人的,更看不起崇拜武艺的梁山人,这一点是和他的主人一致的,但不同的是卢俊义追求文武双全,无意中武艺还占了上风,被大名府的上层看轻,即使梁山不陷害卢俊义,当权者也不会放过他的,卢俊义中了吴用的计,被大名府的当权者乘机收入大牢,梁山集团以数千百姓的性命为代价把卢俊义救出时,卢俊义就没有别的选择,只有上梁山一条路了,而对于燕青来说还有很多路,如与李固合作或到东京发展,凭燕青的聪明才智未必比高俅差,但是燕青对主人忠心无二,他抛弃了自己的天堂生活跟随主人上梁山,因为他不放心主人,梦想有一天和主人一块回到原来的生活。他在梁山上干的事情的出发点就是有利于主人的地位,有利于和主人从新回到主流社会。
聪明燕青
燕青是作者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人物,他聪明伶俐。吴用计赚卢俊义时,他对卢俊义说:“主人在上,须听小乙愚言:这一条路,去山东泰安州,正打从梁山泊边过。近年泊内,是宋江一伙强人在那里打家劫舍,官兵捕盗,近他不得。主人要去烧香,等太平了去。休信夜来那个算命的胡讲。倒敢是梁山泊歹人,假装做阴阳人,来煽惑主人。小乙可惜夜来不在家里,若在家时,三言两语,盘倒那先生,到敢有场好笑。”燕青此话,一语中的,料事之明,不亚于吴用。可惜卢俊义这呆子不听,以至远离主流社会被迫上梁山座第二把交椅。燕青第二次入东京时,用东京方言说道:“你便是了事的公人,将着自家人,只管盘问。俺两个从小在开封府勾当,这门下不知出入了几万遭,你颠倒只管盘问,梁山泊人,眼睁睁的都放他过去了。”便向身边取出假公文,劈面丢将去道:‘你看,这是开封府公文不是?’那监门官听得,喝道:‘既是开封府公文,只管问他怎地?放他入去!’燕青一把抓了公文,揣在怀里,挑起笼子便走。”这一段表演,演技不凡,是当时上流社会的通行证,梁山其他粗人哪里会。
燕青从重文轻武的的大名府来到了重武轻文的梁山,燕青的观念也在变化,他为了帮助主人巩固地位,也在演习武艺,进步很大,在大名府燕青的武功不甚高,被石秀和杨雄打到,可见当时燕青武艺不是太高,经验也不足。但后来就大不一样,智扑擎天柱时,打得干净利落,游刃有余。李逵一身蛮力,但燕青一扑,李逵就倒。原因是燕青上了梁山经常和武松等高手切磋研讨武艺,这才武功大进,斗任原时才能够如轻车熟路一般。卢俊义对他的养育之恩是他生命中不可替代的重心。在卢俊义危难之时,燕青选择了营救,为了救主人,燕青不惜向把卢俊义惨害入狱的梁山低头。从此事发生之前燕青对梁山的评论“强人,歹人”可见,燕青对梁山原本毫无好感,为了救主人也只有委屈自己,可以说梁山108人中,燕青是不忠于梁山集团而只忠于卢俊义一个人的,燕青没有因为自己武艺不断提高改变自己对梁山的看法,他仍然是梁山的反对者。
招安中的燕青
以燕青的聪明应该可以看出梁山招安的必要性,笔者在《经济基础决定梁山的出路只能是招安》一文中指出梁山没有根据地,不能解决数万人马的生计,最终的出路无非两条,被剿灭或者被招安。寻求招安应该是梁山后期的普遍共识和主流思想。招安符合大多数梁山好汉的利益。燕青有更深的目的,那就是通过招安改变主人和自己的黑色身份,从新回归主流社会,过醉生梦死的文人生活,招安是变相的反对梁山。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燕青当仁不让的从事招安工作,最杰出的便是和李师师的接触,他用自己的音乐天才迷住李师师,凭一唱一哭打动了徽宗,使徽宗下定了招安梁山好汉的决心。燕青在街上跪下挡驾,用一封旧友书信和金珠宝物,征服了宿太尉。梁山接受招安工作水到渠成。当李师师对这个能歌善舞的小帅哥产生真情时,燕青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巧妙地提议与师师结为姐弟,对她拜了八拜,“拜住那妇人一点邪心”。
燕青招安不求官职,他只求过当年在大名府时那样的逍遥日子就行了,他关心的是上梁山前后的罪行得到赦免。他才不管梁山的下一步发展,先自私的通过李师师为自己单独从宋徽宗那里求得一份特别赦书。 “神霄玉府真主宣和羽士虚静道君皇帝,特赦燕青本身一应无罪,诸司不许拿问。写罢,下面押个御书花字。” 从这个细节看出,当时燕青对招安的最终结果也并不怎么看好,对梁山的未来不抱幻想。但有了这份特赦书,自己就有了出路。事实上,有了这份赦书,燕青当时就可以脱离苦海,但燕青为了留在梁山的主人只有继续留在梁山。
泰山打擂的燕青
泰山打擂是燕青一生中光辉的顶点,任原是天下第一摔跤高手,他在泰山打擂,已经连续两年打赢天下各路高手,保持不败记录,正准备拿下三连冠时,燕青为了考验自己来挑战了,燕青心中泰山是他的精神依托,他要在泰山上展示自己的风采。燕青智扑擎天柱”的精彩情节让人难忘,东岳庙中双虎斗,嘉宁殿上二龙争,岳庙擂台上一番恶战,燕青身手不凡,不可一世的上届擂主任原,终于成了梁山好汉的手下败将。一时间“哄动了泰安州,大闹了奉符县(应为祥符县,宋真宗改名,今泰安)”。其实在梁山好汉心目中泰山是不可冒犯的,梁山不断向周围州县借粮,从来不敢到泰山撒野,燕青的泰山打擂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对泰山的崇拜,也说明梁山的大道是通向泰山的,梁山招安是必然的。如相传创自打擂英燕青的“燕青拳”(又称秘宗拳),便长期传播于泰山一带,把燕青牢牢的留在了泰山之上,也把梁山和泰山紧紧的连载了一起。
急流勇退的燕青
宋江的野心打破了燕青的梦想,宋江为了自保,不服从朝廷的安排,解散军队,安置军官,而是整建制的保留梁山军队,朝廷没有理由不怀疑,全军只好出征辽国,攻打方腊,梁山好汉失去了一次回归主流社会的大好机会,到打完方腊,梁山元气大伤,对朝廷没有大的影响,鸟尽弓藏,危机迫在眉睫。燕青关注卢俊义的今后生活,举了韩信、彭越、英布的例子来劝卢俊义隐退,但卢俊义没有认清朝廷执政文人的丑陋嘴脸,幻想封妻荫子,燕青有皇帝的保护伞,应该没有生命之忧,他为了自己的主人只好离去。燕青的离去,是因为洞透了人生的底蕴,“也只在主公前后”,从中可见燕青离开卢俊义的目的是在暗中保护主人,太平无事则可以当个隐于市野的富贵闲人,卢俊义有事,燕青还有办法暗中救援,因为他手上有份皇帝的亲笔赦书,身上有大把的金银。燕青对于卢俊义的忠心可谓是一种伟大的忠诚,劝阻卢俊义“避难”、放冷箭救主、擒中箭虎丁得孙、捉无良管家李固、四柳村辅助李逵捉“鬼”、荆门镇见证假冒宋江、泰安智扑擎天柱、一招之间败高俅、救回人质萧让乐和、随同柴进卧底方腊这些事迹他都不看重,他看重的是他对主人的一颗忠心。不幸的是统治阶级的害人手法让人防不胜防,卢俊义仍然被毒死,对燕青的打击是巨大的,他不会再出山为朝廷效力,只有把自己的聪明用在对主人的思念上。
浪子燕青的名字告诉人们,招安后的燕青是金不还的,他是梁山好汉中唯一没有缺点的全方位人才,是当时出类拔萃的人上人。燕青的才干、忠心和对功名利禄的洒脱,可以说是梁山第一人,像他这样的绝顶人才,在鼎盛之年退隐江湖,不能不说是梁山价值观的失败,不能不说是一个时代人才观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