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差别考核,分类治理,让每个片区都有竞相发展的活力。
科学的发展规划,需要科学的考核机制保障实施。岱岳区根据片区经济“合中有分、分中有合”的实际情况,创新考核方式方法,对各片区和片内各乡镇(街道)实行差别考核,分类治理。
区里根据各片区的产业定位、发展目标、建设进度、成果成效等分别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标与计分标准,设置的不同考核内容和权重,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地反映各片区及乡镇街道经济发展情况,督促激励各片区及乡镇街道积极进取、竞相发展。
在分类规划、集约建设、差别考核的片区建设模式下,岱岳区各个条件不同的片区、乡镇街道不再是千面一孔,一个方子吃药。
“徂徕镇地处山区,工业优势比不过满庄镇,农业优势比不上良庄镇,过去区里考核我们都是倒数第几的名次。”说起片区经济,岱岳区徂徕镇党委书记赵永东感触颇深:“区里对片区实行集约化建设和差异化考核后,促使我们与劣势中找优势,根据所处现代农业片区的整体布局,发挥徂徕山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产业结构,走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现在的徂徕镇,不再把工业作为主导产业,所有新上工业项目都“飞地“到区直工业园区发展,与园区实行财税共享。
他们集中精力,按照农业片区发展要求,把留住青山绿水、留住乡村乡愁作为工作目标,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先后建起了万亩黄金梨园、万亩板栗园、万亩大樱桃园、万亩花卉苗木园等4个现代农业园区。各园区以合作社的组织形式,让农民共享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既壮大了园区实力,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初冬时节,徂徕镇许家庄村蒋喜阳老汉指着新建的楼房说:他家有6口人、10亩地,以前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入社种梨后,他家依托“徂徕黄金梨”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圆了“黄金”梦,一年后建起了楼房,置办了家电,过上了跟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
加快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徂徕镇还重点培植了徂徕山滑雪场、泰山温泉城、盛世仁和葡萄酒庄等休闲观光旅游项目。其中利用当地的地热资源建设的泰山温泉城,打造“上山滑雪,下山泡温泉”特色风景,赢得了“中国首席山地森林温泉”的美誉。该项目先后投资26亿元,建有山地温泉养生区、室内游泳馆、SPA水疗馆、海浪池、通天瀑布池、洞府鱼疗池、七彩儿童池等动感温泉区以及一系列康体休闲娱乐设施,成为集温泉养生、休闲度假、商务会议、康体娱乐和生态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温泉旅游度假中心,每天接待量达10000人次以上,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得益于集约化建设和差异化考核迸发出的活力和动力,徂徕镇2014年的财政收入比5年前增长了3倍多,在区里组织的科学发展观考核中,名次比原来前移了10余位。
思路一变天地新。岱岳区区别条件,异质规划、对症施策、集约建设,共享服务,分类治理“五大片区”,收到了地尽其利、业尽其优、产尽其效,彰显优势的个性效果、也收到了资源整合、项目集中、产业集聚、服务和成果共享的共性效果。思路创新,催生片区共享发展、竞相发展、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今年1至9月份,岱岳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4%,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1.7%,增幅均列泰安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