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徂徕山武装起义打响了山东抗日第一枪;看今朝,556万泰山儿女和部队官兵鱼水情深,共同谱写了一曲大气磅礴的新时代双拥赞歌。
滔滔汶河水,悠悠双拥情。泰安是革命老区,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地方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充分保障,处处洋溢着浓浓拥军情和深深优属意;军队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时时传递着款款爱民心。
民拥军情深似海
近年来,我市各级始终把关心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部队建设需要,全心全力为部队搞好后勤服务,做好日常保障。
大力支持部队基础建设。我市各级累计筹集资金近3.6亿元,建设了市公安消防指挥中心、泰山区民兵训练营、岱岳区双拥文化街、肥城市长山街人防工程等项目。通过实行上门服务,开设绿色通道等措施,做到了部队建设项目优先立项、优先审批、优先拨款、优先施工。
全力保障部队军事行动。近年来,在71770部队野外驻训、预备役高炮团官兵赴外集训、省军区冬季野营拉练、26集团军演习等行动中,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快速反应,全力配合,搞好服务。部队每到一地,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隆重接待、热烈欢迎,在交通、通讯、饮水、食宿等方面提供快捷周到地服务,再现了战争年代拥军支前的感人场景。
严格落实各项拥军政策。每年拿出计划分配三分之一的公务员编制安置军转干部,其余人员全部安排到事业单位。探索建立了城镇退役士兵考试考核安置、双向选择安置、自谋职业安置和政府推荐就业相结合的多渠道安置体系。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及时调整军休干部生活待遇。为了让现役军人安心服役、奉献国防,对因灾、因病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军人家庭,结合全市每年开展的“阳光救助行动”,分别给予3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救助。采取事业单位指令性安置、政府提供公益性岗位、企业双向选择、鼓励自谋职业4种方式安置随军家属。
社会拥军绘出“多彩画卷”。全市各级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大力开展部门拥军、行业拥军、社区拥军,引导“两新”组织拥军,多形式、多渠道的社会化拥军活动,成为双拥工作新亮点。市法院系统建立涉军专门法庭,对涉军案件做到快立、快审、快结、快执行;市粮食系统全力做好军粮供应工作,常年为驻军提供优质粮油;工商部门对从事经营的转退军人开通“绿色通道”;税务部门认真落实转退军人自谋职业税收优惠政策;国土部门全力帮助部队做好军事用地的征用和确权登记;公安部门对涉军方面的户籍、出入境、交通车辆管理等提供便捷服务;住建部门注重加强与驻军的沟通,帮助部队做好设施拆迁、配套完善等工作。
围绕部队建设和官兵需求,我市各行业从实际出发,全力为部队官兵办实事解难题。由肥城市平安协会牵头,民政、宣传、人武等部门相互联合,走访农村现役军人家属及部分困难伤残老兵,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及面粉、食用油等物品。全国拥军模范贾美荣发起成立了泰安市贾美荣拥军优属服务中心,启动“泰山之托·向日葵”优抚家庭学生资助项目等,对困难优抚对象子女进行持续资助。
军爱民义重如山
“我是一个兵,爱护老百姓。”广大驻泰部队官兵视人民为亲人,把泰安当故乡,用实际行动,为泰安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驻泰部队先后参加泰安地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30多个,出动兵力8000余人(次),动用车辆300多台(次),植树造林3000多亩,受到了群众的称赞。
广泛开展扶贫济困活动。驻泰部队官兵踊跃开展与后进村、少数民族村结对帮扶活动,驻泰部队每个团级单位联系一个乡镇,每个营级单位联系一个村,每个连级单位联系1至5户困难群众或优抚对象,常年送技术、送文化、送物资,帮助乡镇村居架桥、修路、绿化荒山,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主动与地方单位结对帮扶。泰安军分区与岱岳区天平办事处大陡山村联合开展创建“八一生态园林”活动,为该村山地进行绿化500多亩。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为泰山区3个街道卫生院培训医护人员20多人,赠送医疗器械价值达100多万元。驻肥城94253部队与驻地黄叶村结成“三互”活动对子,每年驻地村免费供电、安置劳务人员。
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子弟兵的身影;哪里有需要,官兵就出现在哪里。当自然灾害发生后、在山林火灾燃烧时……人民子弟兵都会及时出现,救民于危难。驻泰部队与地方结对共建,每年汛期都会派出大量官兵帮助加固水库大坝、维护河道。驻新泰94561部队主动出兵视灾情为命令,把灾区当战场,参与地方林火救援,帮助地方灭火、运送物资,连续作战、勇挑重担,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军民融合谱新篇
双拥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如今,争创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号角已经吹响,这不仅是对泰安双拥工作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城市文明程度的一次大检阅。
自1994年起,我市已先后5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殊荣,下属6个县、市、区实现了“全省双拥模范县”满堂红。特别是自2012年再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后,全市各级党政军组织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争创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作为政治任务、“城市品牌”和城市幸福和谐程度的重要标志,坚持力促合作共建,深化军民融合,谱写了新时期泰安双拥共建新篇章。
为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我市将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主题,广泛开展军地共教共学和基层党组织互促共建活动。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加快编制军民结合产业规划,引进一批军民结合重点项目,做大做强军民结合型企业。推进服务保障融合,在能源、通讯、供水等方面优先保证部队需要,在物资、装备、医疗等后勤保障社会化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按照强军备战目标,我市将主动配合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加强与驻泰和过境部队的沟通衔接,做好交通运输、场地清理、秩序维护、走访慰问、后勤保障等工作,确保各项军事活动圆满完成。通过开展科技、文化、法律等拥军活动,抓好“米袋子”“菜篮子”等拥军工程,改善部队官兵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
通过落实优抚安置对象和军人军属生活、医疗、住房、子女教育、就业安置等方面的政策,提高未就业随军家属生活补助标准,健全优待抚恤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解决官兵和优抚对象后顾之忧。积极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对现役军人、烈军属、革命伤残军人实行免费、优惠、优先政策,努力营造军人光荣的浓厚社会氛围。
全市将健全基层双拥工作组织和服务网络,深入开展社区拥军、“双拥在基层”等活动,扩大双拥工作的社会基础和影响力。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双拥创建活动,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优势,激发“两新”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队伍拥军的积极性。
风雨如磐,抹不去英雄本色;岁月如歌,唱不尽鱼水深情。在不断深化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新格局下,曾5度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泰汶大地必将奏响双拥共建幸福泰安的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