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顶层设计为保障,强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以优化城乡形态为基础,增强城镇化载体功能;以产业为支撑,优化城镇化产业布局;以幸福民生为目标,坚定城镇化发展方向……日前,记者走进新泰市,真切感受到新型城镇化给农民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新泰坚持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措施,连续五年将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列入全市四大重点工作,新型城镇化迈出新步伐。今年3月份,被列为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
□ 本报记者 姜言明 刘培俊
本报通讯员 赵 洁 李英玉
城乡一体 推进城镇化进程
“以前路难走、房屋破、垃圾遍地;现在家家住楼房,社区里服务中心、超市、医疗等生活配套设施都很方便,条件一点不比城里差!”得益于新型社区建设,两年前,65岁的巩西敬大爷从棚户区搬进了130多平米的新楼房,谈起自己生活的变迁,既兴奋,又感慨。
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新泰坚持梯次推进,不断加大中心城区、副城区、小城镇、农村新型社区设施建设力度。老城区实施了一大批路桥改造、综合管网配套等基础设施工程,滨湖新区全面铺开21项主干路网和管网配套工程,开工建设了尚品滨湖新居、青云中学等重点项目,主城区发展框架全面拉开。同时高起点建设两个副城区,推动楼禹副城区建成产城一体的生态宜居的小城市,西羊果副城区建成现代化生态型小城市。
结合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新泰以“组团式、多中心”为模式,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加快推进城镇化的突破口,统筹推进城乡道路、绿化、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去年以来新建乡村公路367条500公里,村级道路硬化里程达到1780公里,铺开36处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和3座乡镇垃圾转运站,绿化县乡道路1231公里,水系绿化达到23万亩,城镇承载、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翟镇、楼德镇、西张庄镇更跻身全国重点镇。
与此同时,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可行、适度超前、整合资源、功能优化”的原则,稳妥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将全市916个行政村规划整合为147个新型农村社区,目前全市农村新型社区达69个,在建社区37个,4.5万群众迁入新居。
产城融合 增强载体功能
走进山东长兴农业园,7000平方米的智能育苗温室里,水培韭菜、紫背天葵等高端蔬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在连栋大棚里,家住宫里镇李家庄的李芹大姐正忙着采摘,这些新鲜蔬菜包装后,将送往泰安、济南等城市。
“干这活儿不累,一个月能拿2000多元工资,比以前在家种地强多了。8小时工作之外,还不耽误照顾老人孩子。”农民到工人身份的转换,让李大姐满心欢喜。
为了让更多的农民过上“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的生活。新泰以“一核三区四园”为载体,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聚集,农业企业向基地和农户辐射,服务业向生产生活靠拢,初步构筑了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新泰以新型工业化为城镇化发展主动力,着力推动工业经济高端高质高效发展,培育形成了煤电化、输变电设备、矿山设备、汽车配件、起重机械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具有一定竞争力和特色的产业集群。同时,抓住城镇建设带来的人口集聚效应,规划建设农产品批发、超市、标准化农家店等各类社区服务网点,大力发展家政、养老等服务业,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产业支撑。
幸福民生 坚定发展方向
“我们学校跟电视里看到的一样漂亮!”走进翟镇初级中学,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教学楼、标准的大操场、崭新的塑胶跑道……孩子们奔跑在红色的塑胶跑道和青翠的人工草坪上,脸上洋溢着欢喜的笑容。
城乡一体化,实现教育、医疗、养老等的均等化是关键。新泰紧紧围绕增进民生福祉、建设幸福民生,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普惠化、生态环境全域化,城镇化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在泰安市群众满意度调查中连续获得第一名。
去年以来,新泰各项民生支出达36.4亿元,健全了市乡镇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并轨,建成农村幸福院125处,初步构建起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加强以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被民政部、中国慈善联合会授予“五星级中国公益慈善城市”称号。
同时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城区教育资源优化扩容、城乡教育信息化升级“三大工程”,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新增省级规范化村卫生室230处,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实现全覆盖;在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基础上,在全省创新实施“十化”“六有”为目标的乡村文明行动,全域建设美丽乡村;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农家书屋、文化大院、文体小广场均实现全覆盖,被列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