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首页泰安新闻

山东东平土地入股受关注

2014-10-05 19:57: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综合
        南方农村报讯(记者 胡新科) "最难不过南堂子","南堂子怪事真不少,山清水秀风光好,只见大哥不见嫂",这些曾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银山镇流传的俗语,描述的是银山镇南堂子村的贫困状况。
        南堂子村位于东平湖畔,昆山脚下,既是山区村,又是湖区村。村庄共有360户村民,人口1453人,耕地面积400亩,人均耕地不足3分,且多分散在山坡上。"村民穷,村集体更穷。"村委会主任郑宾灿说,以前附近居民说起哪里穷,第一个想到的肯定就是南堂子村。

      南堂子村是东平县农村集体经济衰败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于农业大县东平县来说,如何实现集体经济有效发展迫在眉睫。近年来,东平县通过深化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引导农民带地入股,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制,在促进农民和村集体的增收上进行有益尝试,获得广泛关注。

      9月27日,农村改革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联合举办"土地股份合作与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高端论坛",来自农业部、民政部、山东省相关主管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农村研究院、浙江大学等高校、科研单位40多名专家齐聚东平,热议土地股份合作与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的形式。

      在政府大力推行土地确权的背景下,东平的经验或许对广东各地,特别是贫困地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曾经

      村民不愿种地

      集体经济"空壳"

      东平县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山区、平原和库区各占三分之一,有着"一山,一田,一湖水"的说法。全县人口80余万,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88.22万亩。"辛苦流汗一老年,算下成本多少钱,化肥柴油又不贱,土地不转不合算",这是在当地广为流传的顺口溜。

      接山镇后口头村共有285户,1349亩土地分散在21个不同地块,分田到户时一共有4等土地平均分配,平均每人约1亩,一户3-6亩土地,多分成了好几块。后口头村支书吕树冉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村子里80%以上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有点手艺的男劳动力一天能赚150-200元,女的也能赚个百八十块。"待在家里指望那几亩地的(村民),经济状况都不好。"今年29岁的李成家里虽然有3亩多土地,但他对这些土地几乎不抱希望,"该种时回来种上,收多少倒无所谓,家里有点吃的,在外面多赚些钱才是正事儿。"据东平县有关部门统计,全县18-50岁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5.8万人,直接导致村庄"空心化"而日渐凋零。

      "大家都不愿意待在村里,心思都在外面。"彭集街道安村一村民告诉记者,因为村里穷,安村曾9年没有村主任。"一个大烂摊子,没人敢接,万一干不好,村民还有意见。"安村一位村干部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2011年前,村里就是个"空壳",不仅没什么集体收入,还欠着24万元债务,村委会办公楼是危房,办公场所只有2张桌子和3把椅子。东平县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东平县716个行政村中,没有集体收入的村庄有276个,占38.5%;村庄集体经济在3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庄占21.4%.也就是说,近四成的村庄属于"空壳村",还有两成村庄集体经济薄弱。

      2011年,东平县实施"能人回请"计划,挑选在外经商、做生意的企业家、工厂老板等经济能人返乡任职,窘境才得以改变。

      现今

      土地股份合作

      农户集体两利

      村庄集体经济的凋零乃至"空壳"令农村日益破落衰败,基层治理与服务陷入困境,农民生活状况不佳,难以享受到应有的公共服务,村庄发展进入恶性循环。东平县委县政府认为,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到了"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拖不了"的关键时刻。

      2012年,东平县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展开合作,探索创新壮大发展集体经济路径。东平县以土地产权改革为突破口,通过政府引导、乡村实践、农民参与,充分激活土地的活力和乡村内部的要素和资源,迈出了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发展的脚步。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徐勇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东平发展集体经济的探索与30多年前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一样,都是被"逼"出来的。小岗村当年是为吃饱肚子所逼,东平则是被致富所逼。东平的实践探索不是上级领导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从事实出发,为解决问题起步的。

      2012年10月26日,后口头村炬祥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成为山东省首批、泰安市首家土地股份合作社,主要种植国槐、法桐小苗等树苗。合作社有17户农户股东,土地包括承包地202亩、集体滩涂地350亩。根据合作社的方案,农户土地1亩为1股,集体的350亩滩涂地质量稍差,每2亩为1股,其中1股保底租金为1000元,每年年底分红200元。

      村支部副书记、合作社理事长赵端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17户农户土地比较分散,难以整合,合作社采用转租和互换的方式,与80余户农户进行交易。"我们挨家挨户地谈,说'这些地你们也不花心思种,租给我,年年保证你的租金'.有一户老人种了一辈子地,确实想自己种,我就用自己的土地和他换了。"西沟流村在成立宝泉土地股份合作社时,同样采用了转租和互换的方式,把社员土地集中在一起。西沟流村村民王发友告诉记者,他家有3亩多坡地,算是二级地,每年都会种些玉米之类的粮食,"家里就这点地,倒腾给别人心里不踏实".他最终选择不入社。"村支书用自己的3亩一级地跟我换了,这样不仅不吃亏,种粮食收更多了。"王友发告诉记者,他当时有些不好意思,觉得占便宜了。

      西沟流村支书李保全介绍,土地股份合作社在运营过程中,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针对个别社员退社的情况,遵照土地合作社的章程规范,经社员代表大会通过,采取异地置换、退股不退地、土地租赁等方式,调节土地经营完整性和村民退社自由的矛盾。

      宝泉土地股份合作社以每亩每年700元估价,每亩为1股,土地包括58户村民承包的山坡地824亩,村集体入股876亩,共计1700亩。合作社土地主要用于发展林果业,种植石榴、桃树等。

      东平县农工办主任瞿军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东平的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核心要素是土地,这符合东平的县情。通过合作社经营土地,农民不仅得到了租金收入,更能享受到土地经营带来的增值收益,且有利于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在东平县,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依托,村庄集体经济收入得以增加。瞿军介绍,以周林村的瑰青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例,合作社种植玫瑰,进行玫瑰精油深加工,包括工厂租金和分红在内,周林村每年村集体收入至少10万元。目前东平全县已经发展了51家土地股份合作社。

      观点

      E┗П团发展

      集体经济壮大

      9月27日,40多位专家齐聚东平考察,对当地土地股份合作社有极大兴趣。

      9月27日,40多名专家、学者深入东平县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宝泉土地股份合作社、炬祥土地股份合作社、安大土地股份合作社、联润土地股份合作社,共同探讨东平县土地股份合作社这一农民合作形式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作用。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认为,中西部地区农村最大的资源还是来自搞活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怎样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之上,丰富和发育多种多样的经营形式,培育多元化的经营主体。东平在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的基础之上,又通过股份合作的形式,极大地丰富了基于家庭经营基础之上的多元化经营主体的构建。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长李周认为,发展壮大村庄集体经济,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增强组织保障。无论是民主管理的倡导,还是奉献意识的提倡,都要建立在严格、完善、对称的制度约束基础上。其次是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夯实经济基础。要给予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培育合作社"造血"功能。李周提醒,要完善监督管理,促进规范运作:一是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强化对村级财务的管理监管,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二是健全村级财务监管机制,发挥好村群众理财小组、监督小组的作用。东平的土地股份合作所具有的本土化、规范化和市场化特征,是其获得成功的关键。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三农研究中心教授徐祥临认为,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度,要依靠市场经济,要依靠市场机制确权,把集体变成土地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东平县进行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土地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不仅扩大了农业规模,解决了有地无人种或种不好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增加了集体收入,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了为农户提供服务的经济实力。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邓大才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东平县在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过程中,将土地确权与土地合作经营相结合,通过土地确地或确股的方式,将农民土地股份化,并且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使土地成为能够从合作社经营中获取收益的一种资产。邓大才认为,下一步东平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完善治理机制,让股权说话,让股民有话说,合作社要确立民主的方式、管理的方式。

      徐勇认为,东平壮大集体经济的实践表明,集体经济不是毫无价值,也不是走投无路的。在现阶段,集体经济是无可替代的,作为具有农村集体成员权的农民生产生活一体化,对集体依旧存在信赖;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散的农民有抱团发展的需要。现阶段应当积极探索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型的集体经济。东平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便是极具现实意义的有益探索。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陶云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