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人文书画

程毅强:清真淡远一书家

2014-02-07 11:46:00 作者:徐志波  来源:大众网
程毅强,浙江淳安县人,1964年生。1981-2002年服役于海军某部,现为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书画艺术客座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展览并获奖,作品曾赴10余个国家参展,2000余幅作品被海外人士收藏,200余幅作品作为政府礼品赠予世界30余个国家的领导与要人。作品并收藏于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德国国家博物馆等国内外50多家文博单位,多件作品刻于国内许多著名碑林,1999年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百杰书法家”称号。

    程毅强

    程毅强书法

    程毅强书法

    程毅强书法

    程毅强书法

    程毅强书法

        文/徐志波

      

      程毅强先生是以作品的飘逸、雅静、潇洒,而成为当代备受关注的青年书家的。概言之,程毅强取得的书法成就不是偶然的,或者说,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浸透着作为书法家“师传统,法古人”的影子,自幼爱书法,苦临贴,二十年如一日固守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神韵和精神传承的虔诚守望,是程毅强对“书如心画”的审美诠释与解读。

      程毅强先生1964年出生于浙江省淳安县,1981年应征入伍到山东,在海军某部一干就是二十年。凭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他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当代青年书法家中之佼佼者,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 2000余幅被10余个国家知名人士收藏;有 200余幅作品被中央及省、市有关部门将其作为礼品赠予世界30余个国家的政府及领导人;作品先后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及德国国家博物馆等国内外50多家文博单位收藏;如果没有在书法的艺术土壤里勤奋耕耘,是很难达到这样的程度的。我想,但凡了解程毅强成长的人,大概都能联想到“天道酬劳”这句话用在他的身上是再贴切不过了。程毅强先生年龄刚介不惑,已经拥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书画艺术客座研究员、1999年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百杰书法家”称号等一长串的头衔和荣誉,然而,他把这一切皆归于平淡,仍就是日复一日地在笔墨韵味中修养身性。生活中的他,既不鼓吹什么,也不附合什么,而是坚持自己的艺术语言,澹泊地抒发自己的艺术感悟,在款款平静的心态里执着地探索传统书法之奥秘,抒写中国文人式的笔墨趣味。程毅强博览群书,潜心书艺与传统艺术的研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他所书楷书,似隶非隶,似楷非楷、似碑非碑,在用笔和结体方面逐步建立了自己的个人风格,具有纵逸豪放、浑朴灵动的特点,将传统的楷书写出了新意。关于这一点,我萌生了了解和研究程毅强及程毅强书法艺术世界的念头。

      欣赏程毅强的书法艺术,究其成长之路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蕴天地之灵气,是其成长之源

      年轻的程毅强先生,在书法艺术上取得骄人业绩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也是他的同龄人所难以期及的。然溯其根源,应与其出生、工作地域的人文、地域环境息息相关。

      毅强出生在风景秀丽的千岛湖,这片古老神奇的沃土从古至今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历史文化名人。这片神奇土地的日月之精华,同样赋于毅强艺术天才基因。青年时代的他,从军来到人杰地灵的齐鲁大地,来到大海环抱、名扬天下的刘公岛。二十年间,他从一名守卫着祖国海疆的战士成长为中校团长。二十年的岁月,他天天观刘公岛雄伟的山峰峭壁,日日看波涛汹涌的万里海疆,更有赏不尽的海鸥在碧水蓝天间翱翔。古人云“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山与水是艺术的根与源,程先生超越凡人之跳跃式发展的根源所在,也是与浙江、山东的山水是密不可分。这位即乐山又乐水的青年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毫无疑问得益于生他养他的如诗如画的千岛湖、富春江、钱塘江,也得益于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繁多,文化气息浓郁,其荟萃百家、兼收并储的历史人文景观和浓厚的文化氛围的齐鲁大地。“夫总文武者,军之将也”。其实,军人与书法自古以来有着不懈之缘,如曹操、颜真卿、岳父等,他们既是军事家,同时也深谙书法,既能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又可挥毫于方寸之间,尽显英雄本色。故康有为有“书道犹兵”之谓。诚然,在守卫着万里海疆的七千多个日子里,毅强先生以海纳百川的心胸潜心钻研书法艺术,而得天独厚的条件无疑也给其艺术生涯注入了活力,更使他开阔了视野,使其书艺进步如鱼得水一发不可收。

      师传统,法古人,是其善学之道

      白石老人曾云:“学我者生,象我者死”。

      毅强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心无旁骛,根植传统,无论是一笔一画,甚或是一招一式,临池不

      辍,从末懈怠 。因为在他看来,书法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临帖、摹帖、默帖、读帖,以帖为标,练其功,从中汲取精髓,为我所用。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即不厚古也不薄今,旨在博众家之长。他精摹钟鼎、汉隶、唐楷,远学张旭、二王、怀素,近学沈鹏、欧阳中石等当代书法艺术集大成者,可以想见,他用过的宣纸已难以用刀计算,用坏的笔又岂止能用捆来计算?事实上,能够意识到没有捷径可走,实际上就是走了最大的捷径,而无数的实践也证明了,在书法和学问上,能够下最笨功夫的人一定是真正聪明的人。

      不断否定自我,是其成功之道

      书法做为一种意向艺术,通过点、线的连接,墨的浓、淡,结构的疏密等,展现的是气、韵、神。作为青年书法家的毅强先生,早在本世纪初就开始在中国书坛上展露头角,受到国内外有关人士的关注,并被业内权威人士看好。他在艺术上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其楷、行、草兼善。观其书法艺术集《千岛湖感怀》篇、宋词《赤壁赋》篇,让人眼前一亮,无不令人为之称羡。有评价说“其楷书似隶非隶,似楷非楷、似碑非碑”。而兼隶、楷、魏碑之神韵。此评价入木三分。

      毅强先生的书法虽以学古、变古见长,但也并非一味追求标新立异。2008年3月,笔者曾有幸目睹毅强先生现场创作,并赠我一幅八尺草书佳作,上书其唐诗一篇,信手拈来,显示了他过人的学识修养。创作时,只见他饱蘸香墨神情若定,气贯笔锋,笔法全然不受千古不变的法度和技巧的束缚,任其笔走龙蛇,一起呵成,这正符合了孙过庭所称道的“时和气润”。

      观之毅强先生书艺有成的过程,无疑于是不断否定自我的过程。不断飞跃是破茧而出的一只与众不同的彩蝶,自由飞向属于她的百花丛。他的书法艺术正如武当派鼻祖张三丰的“太极”,“有形似无形,无招似有招”达到人剑合一的境界。程先生之书法创作可谓人笔合一,尤其是挥毫之际,笔墨纸浑然一体,可谓是“神融笔畅”。

      积学有成,交游广泛,是其修身之得

      毅强先生为人率真坦诚,不加修饰,交游广泛。遇到喜欢书法的朋友,一旦性情相投,即坦诚相交,毫不忸怩作态。而在朋友眼里,毅强先生既有着山东大汉的豪爽,又带点江南文人的儒雅,其书法艺术虽然已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但他对自己的进步仍没有满足更没有停顿,尤为圈内外的朋友所敬重。

      前些年,毅强先生花了7年的时间精心准备个人的书展,刮起了程毅强书法艺术的飓风。这股风从北京刮到广州,从东海之滨到泉城济南。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这位绝少题词的前国家领导人在参观了他的书展后,也情不自禁挥毫留念;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田纪云、姜春云、许嘉路,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任建新等也纷纷提笔书情;期间,还与海军司令员石云生上将、张连忠上将、政委胡彦林以及北京、南京、济南、兰州、沈阳等军区领导多有交流;中央文史馆馆员、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教授致程毅强手札100字之多;著名书画鉴定家、两院院士杨仁恺,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兼国防部部长迟浩田上将,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等先后为其题词、题字鼓励。

      从上面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毅强先生书法艺术的肯定,但是,毅强先生并没就此满足,而是因扎扎实实法古人,深入传统而契不舍。古人云,滴水成渊,蛟龙生焉。毅强先生心无旁骛地根植传统的劲头,更因人品正而求规范,其书体规范而洒脱,不变而变,其技术含量非常之高。

      愿这位正直而诚恳,认真而热情的毅强先生不断创造出艺术的新成就,将艺术之船驶向更加瑰丽的彼岸。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聂艳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