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敢当时评

问题官员复出需要一个让人信服的理由

2014-08-13 09:03:00 作者:高仁建  来源:大众网
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免职属于组织处理,是一种问责形式,不属于纪律处分。梳理过去十年一些被问责官员的经历发现,出事—免职/撤职—冷却—悄然复出—舆论质疑—回应合规—不了了之,已经成为被问责官员的复出路线。

      作者:高仁建

      “三鹿毒奶粉”事件已过去6年。当年被免职的3名石家庄市领导已悉数复出。梳理2008年以来,52起舆论普遍关注的官员免职案例,85名官员被免,29人起复,占比达34.12%。但是,如果排除生活作风问题无人起复这个特殊现象,被免官员的起复率高达50%。(8月12日《新京报》)

      近年来,问题官员复出的消息,成了各大媒体报道和关注的焦点。问题官员复出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眼球。一些人会联想到“靠关系”、“走过场”、“不符合程序”等“潜规则”。

      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免职属于组织处理,是一种问责形式,不属于纪律处分。所以对于被问责的官员,给予他一个复出的机会,这体现了制度的理性,但我们现在需要问的问题是官员的复出需要有哪些条件,需要有哪些正当的理由,又需要有哪些公开的、民主的程序,如果无理、无据、无程序,那官员的复出就很难让人心服口服,这种复出就有点像“躲猫猫”。

      梳理过去十年一些被问责官员的经历发现,出事—免职/撤职—冷却—悄然复出—舆论质疑—回应合规—不了了之,已经成为被问责官员的复出路线。这些被问责的官员主要涉及安全事故、突发性群体事件、公款吃喝等问题。

      民众为什么质疑问题官员复出。其一,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全国性的专门的行政问责法律,只有一些政府规章和散见于相关法律中的零星规定,缺乏必要的程序和公开形式。问责官员恢复职位或职级待遇,不透明,也不公开。没有得到社会各界认可,大多官员是“低调悄然复出”。其二,官员复出机制也并不健全,相关规定十分模糊、笼统,缺少操作性和程序性,弹性和随意性很大。最后,问责官员复出缺乏必要的问题反馈。官员被问责之后就淡出公众的视野,进入了一个真空地带。在官员的问责之后到复出之前这段时间,缺乏一个有效的问题反馈机制。事实上,免职官员在这个过程中的领导素养、法治意识、行政能力、服务水平等,是不是已经达到复出的条件,这对其重新任职是十分重要的。

      民众并非对问题官员心存偏见。只是如果组织部门不让群众清楚其中的过程,疑虑就必然会伴随着这些问题官员的一生。因此,问责官员复出不是问题,官员原职也不是问题,问题是一个让人信服的理由!必须给出充足的理由和证据,方能服人心,化民怨。否则,中央有规定,百姓有质疑,政府还有公信力么?答案都是一个“否”字。

      问题官员复出需要一个让人信服的理由,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制定《问责官员复出法》,以法律的形式对问责官员的复出予以规范,为问责官员复出提出一套可操作的程序。要严格问责官员复出的条件,复出要经过提名、投票、考核、讨论决定、公示等环节。复出要一切以干部的现实表现为标准,以干部群众的评价为标尺,以维护法规制度的严肃性为原则。只有这样,官员复出才能令群众服气、让人民放心,这是消弭争议的最好办法。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聂艳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