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童
责任编辑:李泽
史楼村地处东平县城乡接合部,位于贯中大道中段。2014年史楼村启动旧村改造项目,建设了占地30亩的67套住宅楼、2套共建楼,总面积12000平方米,总投资5000万元。回迁安置房为徽派建筑风格,建设了中心湖、绕村水系、桥梁、植物景观带等,打造特色鲜明、景色优美的江北渔村。
“以前,我们村连条像样的路也没有,挨着稻屯洼,到处都是蚊蝇,现在,家家住得像小别墅似的。不少年轻人也看到了机会,回来创业,搞农家乐、农村旅游,生活越来越好了。”史楼村原村党支部书记张同祥说道。
74岁的张同祥对史楼这些年的变化连连赞叹,当提起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张同祥眼里满是幸福和自豪。原来,张同祥退休后就在村里的家风馆当起了义务“讲解员”,不光村里的村民爱听,一些来开展研学活动的青少年也听得津津乐道。
张同祥作为史楼村的一名志愿者,和一些党员干部、农村“五老”、辖区文化人才等共同组成了红色宣讲、矛盾调解、移风易俗、环境卫生、扶危济困5支志愿者队伍,为推动史楼村志愿服务持续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史楼村以讲好红色故事、树立文明新风,聚焦群众需求、契合百姓口味,围绕崇德治家、廉洁齐家、勤俭持家,着力开展家风家训家教活动,提升村民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史楼村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文明村、山东省森林村居、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史楼村找准与群众产生共鸣的契合点,梳理了8个志愿服务项目作为供群众“点餐”的菜单,开展了各类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围绕“学党史颂党恩话振兴”“种植苗木花卉扮靓美丽史楼”“关爱健康爱心义诊”“青春扶贫益暖东原”等主题开展志愿活动50余场次。在全县范围内,多层次、多形式用好史楼党性教育基地家庭教育主题馆,通过图片、展板、实物等形式,重温红色历史,感受浓厚的红色宣讲、矛盾调解、移风易俗、环境卫生、扶弱济困5支志愿者队伍,为推动史楼村风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党政机关干部开展党日活动200场次、青少年研学活动500场次,全街道受益群众达2万余人,潜移默化地引导全社会经营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以良好家风示范带动党风持续向好、民风持续向善。
(通讯员 刘位婷)
返回大众网·泰安首页>>初审编辑:李童
责任编辑:李泽
11月29日,泰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泰安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刘勇介绍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相关工作情况,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相关负责同志回答记者提问。[详细]
泰安市2024年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05个,涉及居民18824户、楼栋671栋,改造面积178.93万平方米。[详细]
近日,海关总署《中国海关》杂志发布2022年中国城市外贸竞争力报告,公布了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其中,泰安市以综合得分75.52分上榜,位列全国第52位,山东第6位。[详细]
11月28日,泰安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泰安市专利奖评审委员会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经过严格评选,确定24项专利获得泰安市专利奖。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2项。[详细]
为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生鲜食用农产品销售市场秩序,保障全市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自2023年12月1日起全市生鲜食用农产品经营者禁用“生鲜灯”。[详细]
本次入选的共59条地名保护名录,根据《地名管理条例》《山东省老地名保护办法(试行)》要求,依据地名的历史性、知名度、文化内涵、文化独特性及传承价值,经县级筛选申报、市级审查、专家评审确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