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童
责任编辑:李泽
今年以来,东平县彭集街道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持续丰富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努力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群众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筑牢文化阵地,广泛凝聚民心。街道围绕均衡城乡公共文体设施布局,实施一系列利当前、惠长远的重大政策和工程。新建一处民心广场,培育农家书屋、数字阅读空间等特色文化阵地,更新一批健身器材、书籍,聚力打造“群众文化生活圈”,不断提高文化服务效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53个行政村建起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并且设置了多功能厅、电子阅览室等。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设立了图书室、棋牌室、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等活动场地。通过发挥“有形”阵地的“无形”作用,使优秀文化“润物细无声”渗透在群众生活中。
丰富文化活动,激发乡村活力。不断延伸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以文化惠民工程为载体,持续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举办“暑假读书周”“书香彭集亲子阅读”等经典阅读和党史主题阅读活动,使全民阅读不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文化进万家”“文化惠民”为主线,组织庆元宵、庆“五一”广场舞节庆活动10场,共计1000余人次参与,开展送文化进乡村线上线下惠民演出60多场,组织10支村级文体团队开展扭秧歌、广场舞等活动20余次,节目接地气、受欢迎,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幸福生活新期待,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开展创作培训,激发源头活水。街道始终将农村(社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积极指导基层文艺演出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支热衷乡土文化、有文艺特长的“村级文化带头人”队伍,目前该队伍已有40余人。组织各村文化带头人、舞蹈队员等,在文化站分批进行舞蹈培训,使各村广场舞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下一步,彭集街道将加强文化人才培养,打造强有力的文艺团队,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持续提升文化服务质量,不断满足辖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让辖区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更高的满意度。
(通讯员 李俊)
初审编辑:李童
责任编辑:李泽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2023年企业工资指导线的通知》(鲁政字〔2023〕166号)精神,确定我市2023年企业工资指导线,企业职工货币工资增长基准线为7%。企业工资指导线基数为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114029元。[详细]
调整后的全市最低工资标准分为两类:泰山区、新泰市、肥城市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01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0元;岱岳区、宁阳县、东平县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8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8元。[详细]
11月份,供暖供气、用火用电旺盛,各类市场、商业街易因用电、用气不慎引发火灾。进入供暖期,居民在取暖、洗澡时发生中毒、火灾、触电事故的风险高;农村燃煤取暖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详细]
近日,省科学技术厅公示了第9批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我市共有150家企业入库。据统计,今年全市1—9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超过13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再创历史新高,科技型企业队伍不断壮大。[详细]
为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日,泰安市6个县(市、区)分别推出一系列民生改善政策,打出便民惠民“组合拳”,以有温度的服务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详细]
为表扬先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10月24日,我市举行“泰山重晚晴、汶水映夕阳”泰安市养老服务领域先进典型颁奖晚会,为我市评选出的60名先进个人和40家单位机构颁奖,表扬他们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典型事迹,进一步激发广大养老从业者献身养老事业的热情,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