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8-8582000

通讯员qq群:40376627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首页泰安新闻

泰安沙岭村:小小螭霖鱼“游出”山村致富路

2015-04-07 07:13:00 作者:郑 莉 冯晓波  来源:大众日报
螭霖鱼是泰山独有的特产,也是山东省重点保护的唯一淡水鱼类品种,与富春江的鲥鱼、青海湖的湟鱼、渤海的油鱼和弓鱼,并称为我国五大淡水名鱼。2012年,已初具规模的沙岭村螭霖鱼养殖申报国家农业部扶持项目,并于次年通过审批,命名为国家农业部沙岭原生态金螭霖园区项目。

      ◆螭霖鱼是泰山独有的特产,也是山东省重点保护的唯一淡水鱼类品种,与富春江的鲥鱼、青海湖的湟鱼、渤海的油鱼和弓鱼,并称为我国五大淡水名鱼。因螭霖鱼营养丰富且稀有,进而被视为鱼类中的稀世珍品。泰山螭霖鱼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螭霖鱼的起源地——泰安市泰山景区大津口乡沙岭村51户村民“农转渔”,平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左右,成功走上了致富路。

      □ 本报记者 郑 莉

      本报通讯员 冯晓波

      从“靠山吃山”到渔业养殖

      3月26日,记者来到泰山景区大津口乡沙岭村时,位于村西南角的泰山螭霖鱼养殖示范基地正在施工建设,已经建成的鱼池呈椭圆形,大小不一,沿山坡依次分布。“项目是去年7月开工的,现在已经进入收尾阶段,4月底就能竣工投入使用。”沙岭村村党支部书记吴传印说。

      沙岭村位于泰山脚下,全村林业面积4000余亩、耕地面积450亩,“靠山吃山”曾是这个村的写照。如今,该村却大刀阔斧搞起渔业养殖,吴传印说,这取决于该村与螭霖鱼深厚的渊源。

      螭霖鱼品种有金、银、豆、草之分,脊背金黄色为上品,是“金螭霖”,银白色为“银螭霖”,豆青色为“豆螭霖”,黑灰色为“草螭霖”。其中,“金螭霖”最为少见,主要生长在沙岭村天井湾、天龙河一带。

      “天井湾是螭霖鱼的起源地,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只有沙岭村这个位置才能养出金螭霖鱼,其他地方的螭霖鱼必须来这里驯化3个月才能繁殖。”吴传印说,正是认识到这一点,自上世纪90年代起,在山东农业大学专家的指导下,沙岭村村民开始养殖螭霖鱼,经多年努力,成功掌握了螭霖鱼的家养、驯化和人工繁殖技术,打破了“泰山螭霖鱼不下山”的说法。

      2012年,已初具规模的沙岭村螭霖鱼养殖申报国家农业部扶持项目,并于次年通过审批,命名为国家农业部沙岭原生态金螭霖园区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40亩,投资763万元,水面面积达6012平方米,共有28个养殖池,加上过滤、沉淀系统共有34个水池,并设有苗种培育池、饵料、温室养殖池、繁育间及实验室等8个功能区。

      打造“泰山渔村”

      螭霖鱼长不足20厘米,重不过百克,生长在泰山海拔270米—800米之间的山涧溪流中,含有钾、锌、钙等12种以上矿物质和18种以上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以及18种以上抗衰老及预防心脏病的脂肪酸,因其营养丰富、肉质细嫩、鲜而不腥受追捧。李白曾有诗曰:“鲁酒瑚珀色,汶鱼(螭霖鱼)紫锦鳞。”

      如今,掌握了螭霖鱼养殖、繁育技术的沙岭村渔民,通过小小螭霖鱼成功实现了收入由负到正的逆转。目前,全村有51户村民“农转渔”,成为螭霖鱼养殖专业户,螭霖鱼年产180万尾,养殖户年收入平均在10万元左右。村民不仅圆了致富梦,螭霖鱼养殖也成为沙岭村“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

      为了鼓励引导更多的村民养鱼致富,沙岭村成立了螭霖鱼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养鱼户提供资金、信息、技术、销售等全方位服务,提高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

      “项目投入使用后,在原有养殖户的基础上,我们村能再增加20余户螭霖鱼养殖户,每年村集体纯收入增加60余万元。”吴传印说,沙岭村立足于打造“泰山渔村”,希望此后提高规范化程度,树立起自己的品牌。

      公交车开到村口

      记者注意到,在泰山螭霖鱼养殖示范基地东面山脚下,一处停车场已临近修建完工。吴传印告诉记者,这也是项目建设的一部分,去年7月份以来,村里新建了3处停车场,能停放五六十辆车,这一处则是为即将开通的30路公交车准备的。

      “山区通上公交车,一方面方便村民出行,另一方面对山村的开发建设、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吴传印说,沙岭原生态金螭霖园区项目完成后,沙岭村将依托泰山,做大、做强、做活乡村旅游。计划利用3到5年的时间按照“小动大不动原则”进行建设,全村切块规划,注重保留乡村特色。

      按照沙岭村旅游规划,未来将利用山地优势,种植石楠、五角枫、美国红枫等秋天红叶的树木,用5到10年时间,打造泰山“红叶村”;延长螭霖鱼产业链,让游客可以赏鱼、养鱼、捕鱼、品鱼,了解螭霖鱼文化,并发展旅游商品,做好“农家乐”;恢复周明堂文化遗址,申报周御道成为登泰山线路,分流、缓解原山带拥挤,并带动沙岭村经济发展。

初审编辑:陶云江
责任编辑:聂艳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 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 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本网特稿

重磅专题

泰安新闻

论坛热帖